- 簡體

謝票表誠意 馬英九糾正再次深鞠躬

馬英九、吳敦義昨到台中謝票,地方和輔選幹部大排長龍,爭相合影。

指責偏袒 蔡英文拒見美特使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30日拜會民進黨時「碰了釘子」,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下鄉謝票,未安排見面,代為接見的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蕭美琴還當面抱怨

美在台官員稱對台大選保持中立

抵台訪問的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30日早上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兩人閉門談論將進1小時。

民進重組「立院」三長明改選

民進黨敗選,黨主席蔡英文請辭負責、留任至二月底,卻讓黨內派系之爭浮上檯面,「首役」就是明天上午登場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幹事長、書記長「三長」改選

時間

2012年1月14日進行投票,當選人將於2012年5月20日就任。

候選人

1、馬英九、吳敦義(中國國民黨)
2、蔡英文、蘇嘉全(民主進步黨)
3、宋楚瑜、林瑞雄(親民黨)
4、李幸長、吳武明(台灣主義黨)
5、莊孟學、黃國華(台灣民族黨、新台灣黨)
6、高國慶、鄧秀寶(無黨籍)
7、許榮淑、吳嘉琍(人民最大黨)
8、林金瑛、石翊靖(無黨籍)

台灣「總統選舉」制度和歷史

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地區,將「總統選舉」也帶到那裡,以證明自己執政的合法地位。台灣地區的「總統制」歷經數次「大動干戈」。在戒嚴時期,蔣介石通過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刪除憲法中對連任次數的限定等方式,連任四次總統。
1979年,黨外人士黃信介等創辦《美麗島》雜誌,是年高雄發生國民黨鎮壓《美麗島》遊行活動、逮捕和審判黨外人士的「美麗島事件」。之後,反對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力量潛滋暗長,黨外人士最終在1986年組成台灣民主進步黨。
1987年台灣「解嚴」,開放「黨禁」、「報禁」,1988年蔣經國去世,「蔣家王朝」告終,推動台灣民主的契機初露。
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結束,適合台灣「總統選舉」的土壤被逐步培育。
1996年首次實行「總統」、「副總統」配套參選的直選方式,中國國民黨的李登輝、連戰當選第九任「正、副總統」。
1997年第四次「修憲」,形成了台灣目前的「雙首長制」(「半總統制」)。
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歷史紀錄。
目前台灣地區的「總統選舉」制度照搬了西方國家的普遍、平等、全民直選和秘密選舉。「總統選舉」採取簡單多數制,得票最多且得票率超過20%的一組候選人即可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