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Y
  • Z
  • N
  • 「X」世代:
    香港人,內地人。
    中國人。

    大數據時代:
    用數據讀懂
    香港回歸。

    Zone特質:
    這裡是香港,
    獨一無二的香港。

    網絡世代:
    一千個人心中
    一千個香港。

葉麗嘉:港青不需標籤 香港不要困獸鬥

葉麗嘉,英文名字Rebecca,微博粉絲更愛稱呼她「貝卡」。因為留著一頭短髮,喜愛收集各種帽子,因而也被喚作「小丸子」。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從事插畫與設計,作品包括楊千嬅官方網站。愛攝影,本身亦是廣告模特,從大學開始便周遊列國拍廣告,「既旅行也賺錢」的生活方式讓旁人羨慕不已。她是演員,十八九歲時,為了能和偶像陳綺貞一起拍戲,她應徵舞台劇,因此結識了導演林奕華。多年後,兩人再偶遇,於是便合作了《賈寶玉》、《三國》、《恨嫁家族》三部舞台劇。目前她還兼任亞洲電視《好想藝術》的節目主持人。(文/彭心冬)

內地粉絲對葉麗嘉最初的印象來自兩處,一是舞台劇《賈寶玉》裡的史湘雲。二是香港組合My little airport第一張專輯的封面。從專輯封面到「史湘雲」,前後相隔近十年,期間她當過中學的美術老師,到北京「漂」了兩三年,去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旅行、工作,也看了更多的書。

無論是instagram、新浪微博還是Facebook,葉麗嘉很注重在不同的媒體平臺,面對不同的人群,傳達她想傳達的訊息。葉麗嘉也因為這個「特別」的上網習慣,對內地與香港之間文化差異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網絡上「小清新」、「文藝青年」、「吃貨」、「綠茶婊」等標籤讓她大開眼界。在她眼裡,明明「宅男」、「剩女」、「嫩模」才是香港青年中的大勢群體。葉麗嘉說,在香港從事文藝行業的人通常不會用一個標籤來定義自己。「對於文藝青年來說,繪畫、文字、攝影等是他們的語言,他們拿作品來說話。在香港從事文藝行業的人很多,但不像內地同學那般熱衷標籤。」同時她也提及,外界賦予「文藝青年」有過多「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不從事文藝工作的人也可以是文藝青年。 

對於回歸前日子,葉麗嘉感觸最深的地方在「學校」和「海洋公園」。中學開始學校全英授課。課堂上的香港同學,有的在移民回國,忘卻了中文母語。在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下,「日本同學很懂禮貌,美國同學又很open-minded」。這讓她很小就知道「不同文化的人群共存是很美好的事情。」

葉麗嘉從小跟著外公聽鄧麗君、羅大佑,長大後卻重新愛上香港的老歌手,譬如浮世繪、藍戰士、Raidas等,只因為「發覺現在的香港有一股淡淡的哀愁」。「電影業、唱片在慢慢消失。梅豔芳、張國榮、羅文去世了。我意識到童年真的離我而去了。所以我會把老歌拿出來聽。」同時,老香港的社會規則、醫療、福利、教育都來自英國。回歸後,要面對全新的文化,尤其是內地的社會文化,葉麗嘉認為,「哀愁是因為我們得重新找回自己。」

對於自小愛觀察的葉麗嘉來說,社會的改變非一夜之間。有一天,她發現海洋公園的廣告、指示和路牌會加上簡體字,入口處粘貼著香港社會鮮少使用的字眼,譬如「熱烈歡迎」。

同樣的變化也體現在課堂。為了在會考中爭取更多的答題時間,班上開始風行學寫簡體字。老師對此的態度較寬容,簡繁體混雜的論文也能得分。「我會有不安全感。你寫簡體字很快,答題很多,那我要不要學簡體字?」

無論「佔中」還是「發牌」事件,葉麗嘉覺得目前的香港似乎瀰漫著「一種隨時都在鬥爭的狀態」。「無論什麼社會議題,總有人立馬就表態。」

葉麗嘉很警醒,希望同齡人不要被這種社會風氣影響,社會需要站在一個公平立場上去討論,力求解決問題。「事件本身有無政治成份,還是純粹一個商業行為。這包含了我們對電視的思考,還是我們純粹要攻擊政府,把不安全感發洩出來?」她認為,「立場是討論思考的結果。」

房價上漲,引爆了年輕人群體中的不安全感。葉麗嘉坦言自己也買不起房。與其為得不到的東西埋怨、生氣,現在的她更傾向於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的工作允許我可以多地停留,有機會看看各地文化,這就是我擁有的。香港不要困獸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