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Y
  • Z
  • N
  • 「X」世代:
    香港人,內地人。
    中國人。

    大數據時代:
    用數據讀懂
    香港回歸。

    Zone特質:
    這裡是香港,
    獨一無二的香港。

    網絡世代:
    一千個人心中
    一千個香港。

站在落馬洲上念親

他們大多年近六旬,持有香港居民證,說著一口嫺熟的粵語,偶爾會蹦出幾句地道的內地方言。落馬洲的對面,深圳河的對岸曾經寄託了他們幾多鄉愁。他們只是香港移民潮中微小的支流,可是一張沒有回程的船票卻足以改變了他們每個人的人生。

洞伯和位雄叔都是廣東陸豐人,他們在70年代初末不約而同地「搶」到赴港的船票,如獲至寶,揣著幾口乾糧,趕上了「移民潮」的末班船。來不及留下歸期,兩人帶著「此生或許再也沒法回家了」、「置生死於度外」的想法,走得頭也不回。(文/彭心冬)

飢兒逃港 莫問歸期

「如果不是形勢所逼,我不會來港。」洞伯說。洞伯一家因「成份問題」,越是大年團圓夜越難安寧。「一群村民突然闖入,稱要例行檢查,便用粗麻繩將一家綁在門外的大榕樹上」。母親淚流滿面,弟弟妹妹被嚇得瑟瑟發抖,洞伯回憶起當時的光景哽咽難忍,「我們那一代沒有童年」。

洞伯出生在1949年,九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三。在媒介信息不通暢的年代,他對香港最初的印象來自於60年代的大饑荒。當時的社會組織將香港同胞送來的救災麵粉和大米分發給村民。自那時起,香港成了洞伯心中「自由」、「沒有飢餓」的代名詞。

一天,船夫捎來口信,「有船抵港,必須現在出發」。坊間流傳的說法是,此行九死一生。可洞伯沒有動搖,他放下貨兜裡的花生米,抓了幾口乾糧就離家。那天是1974年5月1日。

在當年人均工資僅二三十塊的計劃經濟時期,被叫價至兩百多元的赴港船票屬於「既昂貴也難得」的稀罕物。五年後的大年初九傍晚,春寒料峭,與洞伯同鎮子的位雄叔也得到一張船票。他是家中幼子,眾人對年近九旬的爺爺隱瞞了他將離家的消息。為免驚動他人,家人門廳虛掩,不敢相送。臨行前,位雄叔抓了一塊家鄉年糕塞進兜裡。

對於途中景象,位雄叔仍歷歷在目。「幾位船夫撐著一艘破舊的木船出海,船還沒走遠,船底便開始滲海水。暗處蹲著60幾人,大多是二十來歲的青年。當船駛開去,男的大多嚴肅無言,女人一見大海便開始啜泣和嘔吐」。經過兩夜一日的海上飄搖,船只靠岸,香港便在腳下了。

做「走鬼」 捎藥返家

一上岸,洞伯和位雄叔的第一要務就是找工作。兩人入過廠,當過店小工,打過最長的工便是做「走鬼」,也就是「流動商販」,推著四輪拖車賣水果、零食等等。一日生意收入多則近千,少則數百。位雄叔常常在觀塘一金鋪門口擺檔。印象最深的便是當年告示欄上的金價,「在68元港幣上下浮動」

做「走鬼」遇同行糾紛,同鄉團結才能避免動拳頭。一旦商販多,堵塞交通,被「差佬」(警察)逮著,「走鬼」們就得上法庭。洞伯說:「香港講法治,你向法官承認你『阻街』,按照程序總會給你說法。」

想起老母親每逢換季便夜咳不止,位雄叔將第一個月收入買了幾盒「丙種球蛋白」,托人帶回鄉。據說打了針水後,老人家鮮少咳嗽了。

談到當年的香港,洞伯說,「男人熱衷燙髮,穿緊身襯衫和喇叭褲」,「內地風行保守的中山裝、列寧裝」。拿到第一筆薪水後,洞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買一套「港式」衣服。

位雄叔對港人的生活方式有興趣,但因為條件有限,抵港半年後才初次到茶餐廳「歎早茶」:「一杯茶一碟蘿蔔糕一份報紙過休息日」。

近鄉情怯 落馬洲念親

洞伯和位雄叔都住過木屋區,一百多塊港幣的租金,還包水電。木屋區因租金便宜吸引了許多低收入階層,可是大片大片的木屋連接搭建也存在安全隱患。一夜,其中一木屋突然起火,四下的女人和孩子亂作一片。「當時無論你是內地人還是香港本地人,四方鄰里都得團結起來一起滅火救人。」洞伯說。

對於洞伯而言,當時的港人對內地同胞情感也複雜,「同情」和「輕蔑」二者皆有。街道上多為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如果身穿中山裝或舉五星紅旗,就會被人喊作「左仔」。

由於政策不明朗,洞伯和位雄叔又不敢輕易回鄉。兩人一般都委託回鄉的人給家裡捎信帶錢。除了書信,每當掛念起家中的老媽媽,洞伯就會和一群同鄉掏著望遠鏡,站在落馬洲上望深圳,想像對岸就是故鄉的村鎮……

當位雄叔第一次踏上回鄉的路時已是離開家的四年後。回程時他只有一個想法:如果政策收緊,回鄉就不能回港,那就留在家鄉再也不離開。當他帶著收音機、藥品等回到家時,才知道91歲的爺爺剛過世。臨終前老人曾盼著見位雄叔最後一面,等了三天才閉眼。

如今每年春節洞伯和位雄叔還是會回內地與親人一聚。看著香港與內地近年的變化都感慨不已:「誰能想到如今兩地關係可以如此自由和緊密。」

【新聞背景】

逃港潮回溯

上世紀50至70年代期間,中國內地曾因爆發難民潮,大批內地人士湧入本港。逃港潮大致上可分為四波:

第一波:國共內戰時期,大批民眾因逃避戰禍湧入香港。

第二波:新中國建立初期,不少地主、廠家和國民黨人士逃往香港。

第三波:1959年至1961年,因中國內地出現饑荒,導致民眾逃港。

第四波:文革期間亦有一大批內地百姓湧入香港。

香港人口在這幾十年間,由60多萬增加至550萬,其中接近85%人口是從第二波移民潮開始來港的內地居民,或這批移民在港出生的後代。

「抵壘政策」吸引大量勞工

港英政府年代,曾採取「抵壘政策」(Touch Base Policy),針對大陸來的偷渡客政策規定,偷渡者如果成功抵達市區,就不會被遣返,並獲發身份證。該政策始於1962年,那時內地發生饑荒,5月初, 突然有數以萬計內地人,在新界各個邊區湧進香港。港府派出的軍警,起初並沒有大肆堵截,還派麵包給他們吃,協助他們在粉嶺﹑上水登上往九龍的火車。港府當 時「歡迎」他們的目的,是基於這些人能翻山越嶺而來,多是年輕力壯的青年人,而本港的輕工業開始起飛,工廠需要大量年輕力壯的青年人,新移民有助降低工資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