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全國兩會召開,霧霾之痛又成焦點。網民通過香港文匯網的民意調查,向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喊話,希望環保部不要繼續當「花瓶」。同時,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在街頭隨機訪問普通民眾,在會場採訪委員代表,同發「治霾三問」。民意顯示,應對中國霧霾危機乃至環境困境,政府必須壯士斷腕,民間同樣責無旁貸,別無他途。

數「讀」

數讀兩會

問蒼穹 霧霾對我們做了什麼?

受訪者:24小時便利店店員

不早起上班的人,或許感覺不到霧霾嚴重。我每天凌晨五點就要騎車離開家,有時碰上霧霾天,周圍大霧瀰漫,讓人感到嗓子不適,有時還會聞到空氣中的異味,到單位一擦鼻孔,毛巾都是黑的。

受訪者:李佼佼(懷孕5個月准媽媽)

霧霾的影響自從有了寶寶霧霾天都不敢出門,醫生叮囑每天最好曬半個小時太陽,但因為霧霾很難做到,而且醫生說霧霾對新出生的孩子影響比較大,霧霾進入母體血液,會增加新生兒患病幾率,現在很擔心寶寶的健康,每天都想著離開北京去一個沒有霧霾的地方,但內地這種地方很難找。

受訪者:莊小姐(北京某小學教師)

我對霧霾感觸最深刻的就是孩子們再也不能像我們小時一樣,沐浴在清澈湛藍的天空下,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晨練的時間不斷被壓縮,甚至因為惡劣的天氣被取消。在霧霾天裡,學生的體育活動只能被局限在室內。學生們每天似乎已經習慣戴著厚重的口罩進校離校,連他們口中的話題都不再是玩樂,而是開始討論起今天的PM值。

受訪者:全國政協委員高培芬

高培芬是一位古琴傳承人和音樂教師,她所居住的濟南市霧霾天數在全國排名靠前,每次練習聲樂發音遇到霧霾,總能明顯感覺嗓子幹澀、喉嚨發癢,音質也失去甜潤的美感。而霧霾天常常伴隨濕度上升,這對她所珍藏的多把有數百年歷史的古琴,也會有傷害。

問部長 能為民眾做什麼?

受訪者:柴燕 35歲

在提倡公民綠色出行方面,政府部門首先應問問自己公共交通設計的是否合理;提倡垃圾分類,政府得看看收集垃圾的人怎麼又把居民分好的垃圾裝在一起運走;電子垃圾回收很迫切,家裡也放不下那麼多過時的東西了,但是並不知道有什麼渠道可回收。

受訪者:賀女士

霧霾之所以屢「治」不止,那是因為很多環保部門的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給許多污染企業「大開綠燈」,甚至這些官員的親屬密友等都參與其中牟利。我希望陳部長一定要好好管管這些環保官員中的「害群之馬」,嚴查環保官員的親屬好友參與環保工程項目的問題。

受訪者:全國政協委員許欽松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文聯主席許欽松表示, 「治理霧霾污染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必須國家層面制定措施,甚至要不惜犧牲經濟指標才能根本扭轉。」他也建議,應當提高環保違法成本,立法嚴懲污染行為,並且需要加強對環保監管執法力度,必要時單獨設立環保警察。

受訪者:全國政協委員陳紅天

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陳紅天認為,許多污染問題是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帶來的,歐美發達國家在早期也經歷過相似的過程,其治理經驗值得借鑒。目前內地有些城市,例如深圳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外移污染企業,推行綠色建築等等,已經取得較好的成效,目前深圳的空氣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問自己 為環保做過什麼?

受訪者:河北唐先生

在我們村裡,以往過年放鞭炮,從過年前一直放到初十五以後,但今年過年,全村的人都自發只在年初一當天放了鞭炮。我們只是農民,不懂什麼高科技,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在當地種了很多樹來保護環境。

北京民眾

我家裡過去是燒煤炭取暖的,但近幾年北京霧霾嚴重,我家已在兩年前就改用電器取暖了。保護環境,防治霧霾,要靠大家齊心協力,身體力行,才會顯現成效。

楊姓北京學生

出門喜歡開車或打車,哪怕是很近的距離,也不喜歡走路,對於日常生活垃圾更沒有分類意識,都是隨意狀態。霧霾的治理不能等,決定不了大勢,至少可以從自身做起,要開始培養垃圾分類意識,學著對垃圾進行分類,出去玩少,開私家車,也盡量不打車,多步行或改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

全國人大代表孫維

在今年春節期間,孫維在朋友圈廣泛號召大家少放或者不放鞭炮,多為環境做貢獻,結果受到大家的一致擁護。

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上任「三把火」

「要讓環保執法過軟徹底翻過來」

要「督促地方政府管起來」

要「形成全社會共同合力的治污氛圍」

陳部長,網友想對你說

@seven-suge:
廢舊電池都說不能亂扔,那我可以扔哪裡?沒有可以指定回收的點。
@Tina_郭郭:
此外,希望我國能夠實施垃圾分類回收制度,使民眾從點滴做起,保護環境。
@瑞賴克斯:
只有一個字。加大環保治理力度。不手軟。
@秦弄玉:
不要讓環保部繼續當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