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報道
視頻報道
林鄭施政一周年大事記

2017年7月1日

第五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誓就職。

2017年7月1日

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2017年7月25日

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安排公布。

2017年8月22日、23日

史上罕見超強台風「天鴿」襲港,各政府部門應對得宜使本港傷亡減至最少。

2017年10月6日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成立,負責落實「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建設、營運、維護和管理。

2017年10月11日

特首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后首份施政報告出爐。

2017年11月18日

《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在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簽署,正式啟動「三步走」程序。

2017年11月21日

除每年出席4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外,2018年起每月接受立會質詢,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2017年12月13日至15日

特首林鄭月娥首次到北京述職。

2018年2月10日

大埔公路巴士翻側,即時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及下半旗致哀。

2018年3月16日

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國歌法香港本地立法討論文件。

2018年3月29日

訪問大灣區城市深圳、中山和珠海,促港優勢產業落戶灣區。

2018年4月9日

出席2018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

2018年5月11日-13日

訪川三日,成立川港高層合作平台,見證川港各界合作簽訂備忘錄。

2018年5月16日、17日

訪問大灣區城市惠州及廣州,考察創科教育醫療。

2018年5月28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動土,推動香港文化旅游產業。

2018年5月31日

旺角暴亂案判決,10名被告暴動罪名成立,首被告莫嘉濤涉及兩項暴動罪、一項刑事毀壞罪和一項襲警罪,被判囚51個月。

2018年6月14日

立法會通過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一地兩檢」在香港的本地立法程序基本完成。

最新報道
MORE

林鄭:港府3策從長應對貿易戰

[更多]

林鄭:推動基層醫療為公營醫療減壓

[更多]

林鄭:管治新風達「議而有決、決而有行」

[更多]

環保政策大轉變 公僕上下有商量

[更多]

鄭若驊:善用香江優勢 建解爭議中心

[更多]

林鄭:有政治決心處理土地問題

特首林鄭月娥在香港回歸21周年當日與傳媒茶敘,提到正在進行的土地供應「大辯論」,指會尊重諮詢結果,並會爭取在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交代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案,而她也在「大辯論」開始後首次公開交代個人立場,認為要透過填海解決土地短缺。 [更多]

林鄭施政減撕裂 「一國兩制」滿意增

[更多]

重青年「三業三政」 青民讚「熱誠可嘉」

[更多]

央視快評:「四始終」為港發展指路

央視評論員前日發表評論說,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1周年,也迎來同祖國母親融合發展、共譜輝煌的新時代。 [更多]

壯族《百鳥衣》 尋回歸幸福密碼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聯同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及香港匯演藝能發展中心,昨起一連兩晚假紅磡體育館舉辦慶回歸21周年系列活動-《百鳥衣》。 [更多]
林鄭首份施政報告要點
  • 上半年經濟按年實質增長4.0%
  • 失業率跌至3.1%,近20年來低位
  • 本地研發開支比率由0.73%升至1.5%
  • 預留大學研究資金不少於100億元
  • 教育局提供30億元作為本地學生助學金
  • 創新及科技局啟動5億元「科技專才培育計劃」
  • 投放7億元發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項目
  • 沙田4000多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出售
  • 推行「港人首置上車盤」先導計劃,觀塘安達臣道可提供約1000個單位的住宅用地
  • 新增會展設施面積約23000平方米,拆卸重建會展中心毗鄰的三座政府大樓
  • 斥資30億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另資助20億元提升舊樓消防安全
  •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由3000張增加到6000張
  • 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合資格的4人住戶津貼增加23%至3200元
  • 法定侍產假由3天增至5天
  • 殘疾學生在政府部門實習的計劃名額由每年50個倍增至100個
  • 光纖網絡擴展至偏遠地區的約380個鄉村、接近17萬名村民受惠
  • 幼兒學前康復服務名額:由3000個增加到7000個
  • 增加每年50億元的教育經常開支
  • 增加公務員編制至少3%
  • 提升各政府委員會青年成員整體比率至15%
  • 招聘20至30名青年人,以非公務員合約形式加入「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
  • 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補貼:超出400元的開支提供25%的補貼;補貼金額上限:每月300元;約超過200萬市民受惠。
  • 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率降至8.25%
大文傳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