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會開放度高 記者歎分身乏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一名記者在會場外的天安門廣場抓住一名解放軍中將採訪。記者一手拿話筒、一手握相機著實忙活。 中新社

 今年兩會的開放程度超乎想像,一眾香港同行連歎活動太多,應接不暇。多位報道兩會多年的老記感歎,往年會議進入目前的討論階段,各代表團基本閉門謝客,縱使記者極盡「門裡趕出去,窗戶跳進來」之能事,能挖掘到的新聞也少得可憐。許多同行也因此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放軟手腳等閉幕。但是今年,兩會講求開放,到目前階段常常一天就開放十來個團組,偌大北京城,各代表團之間相隔頗遙,記者就算是自己駕車趕會,也往往不可能一一到場。即使幾個同事配合,也往往疲於奔命。

 不僅活動開放,代表委員的心態也開放不少,讓圍追堵截的記者欣喜不已。無論是物價、應急機制等敏感話題,還是大部制等重大調整,代表委員基本上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是初登全國人大舞台的幾位農民工代表也一樣從容淡定。「他們非常自信、從容,很不簡單。」法國一周刊記者蒲皓琳女士對三位農民工代表的首次亮相作出了上述評論。

外國媒體「禁區」解禁

 今年兩會首次在網上開通了「記者採訪代表登錄系統」,還在網絡上公佈了各駐地新聞聯繫人的電話。在各團討論結束後會留20分鐘時間給記者提問。6日晚浙江代表團代表的集體採訪活動就受到近百家境內外媒體200多名記者的關注,原定的採訪時間一再延長,採訪結束後一些代表仍被記者圍住無法脫身。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駐地也不是外國媒體的「禁區」。路透社記者鄒元彪告訴記者,他已經去了好幾個代表、委員駐地,只要跟採訪對象本人聯繫好就可以進入。  ■本報兩會報道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