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樂觀看待「後奧運」 堅信經濟持續增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3]
放大圖片

 ■郭金龍與北京市委書記劉淇。

 奧運會臨近之時,郭金龍受命接管北京市,被外界奉為「奧運市長」,而08京奧也成為郭金龍主政北京的第一個挑戰。上任不久,郭金龍就多次前往奧運場館視察工作、了解情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除了致力於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外,面對種種傳聞,這位有遠見有學識的官員考慮更多的是奧運會後北京經濟的發展狀況。每每談及這個話題,斯文的郭市長都會信心十足、語氣堅定地表示,奧運會後北京經濟不會出現「拐點」。

今年北京固定投資增11%

 郭金龍的自信來自於他對北京的深入了解和長遠規劃。他說,首先,北京的社會投資總量將繼續增加,預計2008年北京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比上年增長11%左右;其次,奧運場館建設的完成不意味著北京基本建設的結束,事實上整個場館投資為200億人民幣,而北京僅地鐵建設投資就達上千億,奧運結束後,北京城市基本建設的勁頭決不會鬆懈。

 據悉,奧運會後北京市的經濟重點將轉向郊區和新城建設。郭金龍表示,從近年的情況來看,部分奧運主辦城市在後奧運時期出現了「低谷效應」,但作為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首都,北京不僅將因舉辦奧運而提升城市聲望,其形象在奧運會後也將更加光輝。

 郭金龍指出,鞏固奧運成果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如何保持北京因奧運契機而提高的城市文明,才是首都人民面臨的最大挑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