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永珍之女鄭禕 女陶藝家露鋒芒 矢志CHINA復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07]
放大圖片

 ■鄭禕與她的陶瓷作品《FU=蝠+服+福》。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何靈芝、畢方方

 全國政協港區委員的新人中,不乏商界名流之後。他們中的一些人沒有滿足於「名門之後」的光環籠罩,而是一早低調北上,選擇到內地發展。鄭禕便是其中頗為特別的一個。作為十屆港區全國政協常委張永珍的女兒,鄭禕的今次當選,被許多人看作是「女承母業」。但走近她本人就會發現,這位出身名門的女陶藝家,其實早已成功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作為香港、上海、景德鎮和北京四地樂天陶社的「掌門人」,鄭禕已將樂天發展成為香港乃至全中國最大、最活躍的陶藝中心。今次成為全國政協「初姐」,她表示,自己會一如既往堅持「敢言」的風格,更希望繼續以世界眼光推動中國陶瓷的復興大業。

直言不諱 力爭生存空間

 在這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之前,鄭禕已經連任了兩屆上海政協特邀委員及3年正式委員。在剛剛結束的新一屆上海政協會議上,鄭禕再次讓人們見識了她的「敢言」作風。

 小組討論時,她在某官員一團和氣的冗長發言之後,拋出一番關於世博會吉祥物設計的評論。並在她提交的提案中,直言不諱地批評上海許多創意園區「以文化之名搞商用之實」,以高額租金擠壓藝術家的生存空間。

 鄭禕說,提出這樣的問題,著實是有感而發。2000年,帶著「在內地開一家中國數一數二的陶藝工作室」的夢想,她將樂天陶社帶到上海,並落戶於鬧中取靜的市中心創意集聚區——泰康路。在泰康路220號一幢顯眼的紅樓中,鄭禕曾與同一條街的畫家陳逸飛、導演爾冬升等知名藝術家為鄰。

 但鄭禕告訴記者,後來,地產商買下了這塊地,曾想拆樓重建,是她向政府寫請願信,才保住了樂天陶社在上海的安身所。但去年間,這裡的租金上漲了300%,年租金高達50萬。

 而這樣的尷尬,上海其它創意園區裡的藝術家也同樣面臨,「所以我向政協提案,希望上海能成立創意園區開發監督委員會,確保創意園區的文化用途,保護藝術家的生存空間。」

學貫中西 打破複製困局

 記者專訪鄭禕的當天,她剛剛結束與日本同行的交流,回到上海。鄭禕信手翻開一本從扶桑帶回來的關於日本菜餚的書遞給記者,她的注意力,顯然是在盛菜的各種陶瓷餐具上。

 她說,全世界的陶瓷技藝師承一脈,全都源自中國,如今卻變成「日本在保護我們的藝術」。「日本每年的陶瓷出口只佔世界的6%,卻和意大利分享了70%的利潤;中國的陶瓷出口佔世界的70%,卻只得到6%的利潤。」這種鮮明的對比,令鄭禕感到,復興中國的陶瓷藝術,必須改變大批量複製生產的局面,用現代創意為傳統技藝注入新鮮血液,走精緻高價值之路。

 成為這項復興計劃的推動者,鄭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外國人常說中國的陶瓷作品太傳統,中國人又覺得外國的作品太現代看不懂。而我就站在中間的位置,我的作品能讓東西方人都懂得欣賞。」

 上世紀80年代求學於美國的她,從東海岸念到西海岸,取得動物學和繪畫學雙學士學位及雕塑學碩士學位。但她最終放棄木雕,選擇了陶藝,「因為後者才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而我永遠在尋找中國特色的東西。」

老調新聲 精英紛至駐場

 1998年,當她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看陶藝,驚訝得「簡直像來到了外星球」。「景德鎮保留下來的那種古代傳統工藝,當地人未必解釋得清其中的技術原理,但確實蘊含著深邃奧妙的科學。」

 2005年,鄭禕在江西景德鎮創辦了中國內地的第二家樂天陶社。從一開始,這裡就帶有「鄭禕特色」的國際化視野。她將當地的老式廠房改建成樂天陶社的基地,從世界各國邀請陶藝大師來此駐場。短短兩年半,這裡成為了全球陶藝家的「勝地」,每年駐場藝術家達到200餘人。

 此外,這裡辦起了「自由市場」,讓年輕陶藝愛好者的作品有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開啟了「大師講座」,每周五樂天陶社的飯廳就會變成一個大講堂,由一位駐場的國內外陶藝大師免費對外授課,當地的學生場場爆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