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蛇打七寸 首治生態穩根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0]
放大圖片

 ■溫家寶總理在東勝區達爾汗壕村看望農民,雲峰(左)陪同。

高瞻遠矚 1999年至2001年,鄂爾多斯連續三年遭遇罕見大旱。生態環境惡化,赤地千里,沙塵暴肆虐;經濟蕭條,境內8個旗區有5個是國貧縣,3個區貧縣。擺在時任伊克昭盟(後撤盟設市為鄂爾多斯市)盟長雲峰面前的無疑是一場空前嚴峻的考驗。

人窮環境差 要富先治沙

 看著在極度貧困中掙扎的百姓、與漫漫黃沙苦苦鬥爭的牧民,雲峰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重擔。百姓的期盼,黨和國家的重托,無比強烈地增強了他的信念:一定要帶領鄂爾多斯人闖出一條致富路,改善生存環境。雲峰帶著分管領導下農村、進工廠、訪牧區,對市轄8個旗區輪番作了實地考察及深度調研後,一個影響鄂市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應勢而生:振興經濟從解除生態危機開始。

 鄂爾多斯的生態問題是很長時期歷史遺留下來的,由於長期的超載過牧,2000年全市8,343萬畝草場中,近一半未返青,1,686萬畝草場枯死,沙漠化面積達43萬畝,市內有「地球癌症」之稱的砒砂岩裸露區約2萬平方公里。

 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鄂市率先在全國實施了禁牧休牧劃區輪牧,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雙贏」,生態問題與「三農」問題統籌考慮、合併解決的基本思路,確立了建設「綠色大市、畜牧業強市」的新戰略目標。隨即各旗區也紛紛打響了抗擊荒漠化的戰役。東勝區實施高科技生態項目、烏審旗讓沙漠變綠洲、伊金霍洛旗的「三水」互補法、杭錦旗的節水攻堅戰。茫茫沙海中115公里穿沙公路彷彿一條綠色巨龍騰躍而出,創造了大漠奇跡。

植被多一倍 收入翻一番

 鄂爾多斯人戰天鬥地、不屈不撓的治沙精神讓綠色大市的夢想成為現實。據統計,自2000年至今,鄂爾多斯市退耕還林502.7萬畝,退牧還草3,013萬畝,人工造林1,016萬畝,飛播造林838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12.2%增加到目前的18%,植被覆蓋率由35%提高到75%。流沙面積由277萬公頃減少到142萬公頃,荒漠化面積由60.7%減少到56%。

 與此同時,鄂市的糧食產量由2001年的11.8億斤升至27億斤,牲畜的頭數由625.8萬頭隻上升至1351.3萬頭隻,翻了一番還多。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258元增加到6,500元,年均增長19.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