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力挺人口較少民族:「不讓一個兄弟掉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讓邊境群眾、少數民族笑得更好是我最大的願望。」白恩培心裡時刻記掛著從「興邊」實現「富民」。

 2007年11月7日,是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德勝村委會鑼古箐村民小組普米族群眾的盛大節日。和國誠老人是德勝村的老書記,也是普米山寨巨變的見證人。

 他激動地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國家扶持人口較少的民族,實施整村推進,在村裡發展畜牧、旅遊業,鋪起水泥路,接通自來水、衛星電視,解決了醫療、教育等問題,普米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感慨,「國家的政策好,老百姓的日子就會越過越紅火。」

全國省份 「少」數民族最多

 鑼古箐是雲南7個較少民族聚居的1,407個自然村的縮影。作為中國人口較少民族最多的邊疆省份,雲南有獨龍、德昂、基諾、怒、阿昌、普米、布朗7個民族,總人口23萬人,是全國扶持較少民族任務最重的省份。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原因,雲南人口較少民族社會發展起點低、勞動者素質不高、生存條件差、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經過各級黨委和政府半個多世紀的大力扶持,雲南7個人口較少的民族,經濟社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對人口較少民族扶持工作的指示精神,在省委書記白恩培的帶領下,雲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莊嚴承諾: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2006年,雲南省率先在全國通過了《雲南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6-2010)》,提出到2010年,要力爭使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基本實現「四通五有三達到」的目標(詳見列表),基本解決現有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達到當地中等水平。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