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深港合作應有個時間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4]

梁秩森(筆名伍文深)

 據報,深圳河整治之後形成的一個面積相當大的河套區再度成為新聞焦點,如何發展河套區,這個問題已經談了十多年,但是至今為止仍是空談。日前,深圳市長許宗衡終於忍耐不住,通過傳媒公開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壓,要求早日發展河套區。實際原因是香港方面禁區的解禁速度太慢,而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宗衡所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見太多,眾多不同利益及背景的人提出多種不同的發展方案,爭論不休,議而不決。

問題在於政府官僚的拖沓

 有評論講得好,內地官員的管治架構一向都較具效率及高瞻遠矚,並每以較宏觀的角度考慮每項問題,而在當前全力鼓勵推動基建項目上馬的國策下,內地官員無疑對各大基建計劃顯得魄力高昂及雄心萬丈;相對而言,香港行政架構則受問責制及立法會與傳媒高度監控等多重掣肘,不少官員多年來都抱著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心態,每行一步基本上都是機關算盡,一切都以求穩為主,最終易變成議而不決。

 去年十二月成立的「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日前舉行第一次會議,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劉應力與香港特區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率領兩地相關官員出席,會議明確了小組的職責任務、組織架構、成員組成和工作安排。

 有人對此大加肯定說,令人欣慰的是,發展河套區終於踏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標誌著港深邊界區聯合開發的實質性工作正式啟動,兩地邊界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通過「專責小組」這一合作機制,相信將會大大促進兩地邊界的開發進程,解決過去「虛多實少」、「民熱官冷」的問題。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按有關協議,專責小組的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開發,二是蓮塘、香園圍口岸的開通。而無論是開發河套還是開闢新口岸,在深港合作上不說「老掉牙齒」,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課題,市民大眾都聽得「膩」了。但實際上,兩個項目至今仍處於「紙上談兵」階段,日前的會議,一是「審議通過」了小組的職責任務、組織架構和成員安排,並同意每半年開會一次;二是專責小組之下再成立三個工作小組,包括河套的環境小組、河套的開發模式小組以及蓮塘口岸的前期規劃小組。正是「會議何其多、組中又有組」。予人眼花繚亂之感。

有時間表才有緊迫感

 眾所周知,香港政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早已為人所詬病,而其中調查、諮詢及研究,可以一拖十年,例如舊啟德機場如何發展就是如此,以至令這塊寶地曬了十年太陽。筆者希望,深圳方面對此要清醒,不要讓香港官僚拖沓這一套又進入深港合作。

 看來,是次深圳方面對此十分清醒,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借在京出席「兩會」之機指出,河套區環境評估工作已經完成,但兩地仍就用途存在分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說法,現在到了一個必需要統一認識和看法的時候」。

 中國有句名言,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容;不在於名稱,而在於實質。大家都說重視,就要拿出行動來。在香港政制發展方面,人們爭相要時間表。在深港合作項目,如河套的開發,是否也應有一個時間表,何年何日之前完成前期研究?何年何日之前要動工,都要定下來,這樣才有緊迫感,兩地政府按此安排工作,並受市民監督,這樣才能避免再出現港珠澳大橋二十年議而不決的事情。(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