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马静摄 【文汇网讯】(记者马静 北京报道)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8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香港教育、青年问题专题座谈会上直指,香港教育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小的问题,这些常年累积的问题在非法「佔中」运动中成为「苦瓜毒豆」。他又指,大乱而后大治,围绕争夺香港管治权的较量是长期反复的,远未结束,不可高枕无忧,得过且过。教育领域的缺失如何来弥补,香港青少年一代在「洗脑」后怎么「补脑」,亟待香港社会特别是香港教育界关注和思考。
陈佐洱指出,香港特区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依然聪明好学、热情天真,但相当一部分人在国家民族意识、公民意识、人生理想目标及历史、文化、地理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缺失。
「事实说明,香港教育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小的问题,这里的教育领域包括教育行政当局、各种背景办学团体、校董会,也包括从事人文社会教学的师资素质,以及已经走进校门的一大批社工。」陈佐洱说:「以上这三、四部分力量长年累月在教育领域工作的积累,在非法占中活动中得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检验,是甜瓜甜豆还是苦瓜毒豆,不必细品,已经了然。这是值得不无痛苦的深刻反思。」
陈佐洱又指,学界、教育界对特区、对特区教育行政当局,首先是教育局长和其行政团队的要求和希望是很迫切的。去年6月10发表的白皮书指出,对国家效忠是从政者必须遵循的基本政治伦理。在「一国两制」之下,所有治港者肩负着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基本法的重任,承担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职责。「那么这些当局在制定每一项政策,推出每一项措施,比如课程设置、学校管理,是否从香港实际出发,考虑到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利弊得失呢?是否考虑到与基本法规定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利弊得失呢?」陈佐洱在此处连续抛出两个反问。
随后,陈佐洱说,我们相信,根据基本法第48条和第104条,教育局长如同其他经中央政府任命的主要官员一样,是牢记和践行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的誓言的,是随时接受有实质任命权的中央政府和香港社会监督的。我们还相信,特区教育局长和教育行政当局,会身体力行,用好手中的庞大资源,正确指导办学团体、咨询机构和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一道,忠诚于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继承人、建设者、创造者的神圣事业的。这也是国家、特区和千家万户为了下一代未来前程对教育领域的深切期盼和重托。
陈佐洱强调,教育理念至关重要,它体现的是对中国香港发展大势的把握,「一国两制」下,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未来需要与之相衔接的教育理念来支撑。「为什么非法占中期间香港教育领域乱象丛生?为什么香港回归时才蹒跚学步的娃娃,现在有人成了维护米字旗,冲击军营、立法会政府总部的排头兵?这是不是与当局一段时间以来秉持的教育理念,与贯彻实施中国宪法、与「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有不衔接的情况呢?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我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传媒教育又做得怎么样呢?」
陈佐洱指出,青少年是我们的朋友,是未来和希望而不是对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沟通青少年的主渠道——教育的期盼和要求是那么迫切,期盼通过教育能给他们施以更多的阳光雨露,能为他们松土锄草除害虫,使新苗茁壮成长。他又提出,希望特区教育行政当局和广大师生员工振奋起来,不只是有使命感,同时要有危机感。
他认为,既然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关系到香港未来的政治体制的发展,那么当局在咨询期应当多倾听青年的声音,他亦相信广大香港的青年公民会积极理性地加入到第二次的政改咨询当中去。
「中国香港梦理应是美丽中国梦的一部分,正在构筑和迎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香港梦,是不是一个为青少年创造美好未来的中国香港梦?」陈佐洱认为,这是香港教育领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并且做出回答和开展相关工作都是不容犹豫的。「「佔中」之后任重道远,需要深刻反思,大乱而后大治,围绕争夺香港管制权的较量是长期的反复的,远没有结束,不可高枕无忧,得过且过。教育领域的缺失如何来弥补,青少年一代在洗脑后怎么补脑,这些都值得香港社会在关注和思考。」陈佐洱最后强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