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快舟二号」火箭外形。 【文汇网讯】(记者张鹏宇 14日 内蒙古电)日前,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获悉,由该院研制的「快舟二号」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入轨,并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中最快纪录,入选2014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10件大事之一。
该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继2013年「快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此次发射成功将为「快舟」的后续发展铺筑道路。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采用了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技术,是中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能力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最快纪录,使中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具备了空间快速响应能力。该火箭可在自然灾害突发,或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卫星的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情况信息,为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
据专家介绍,快舟运载火箭是国家「863计划」的重要成果,共有13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项,具有「多、快、好、省」的优点。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快」得名副其实——不但准时在规定天数内实现成功发射,而且其完成发射时间之短创中国航天发射速度之最。升空的「快舟」运载火箭凸显了发射速度快、载荷能力多、发射效果好、消耗能量少等优点。体现了快速集成、快速测试、快速发射以及星箭一体化等多项创新成果,大幅提升了「快舟」的运载能力。
2013年9月25日,「快舟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就成为了太空中最忙碌的卫星之一。它不仅要完成对地震海啸等灾区进行成像,为救灾提供支持的工作,还有着监测小煤窑和小炼油厂分布、融雪型洪水、敏感基础设施与区域及环境污染源等,为气象和环境监测等部门提供了信息支持的重要使命。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中国台湾花莲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等均有它的功劳。
据介绍,目前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提供商主要以美国、俄罗斯、欧洲为主。「快舟」火箭较好地实现了成本控制,可以提供更优质、经济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满足各类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对灵活进入空间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