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香港 > 正文
【打印】   【评论】   【推荐】  【关闭】  

港文学界悼念老报人曾敏之 追思缅怀表崇敬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17]    我要评论

【文汇网讯】着名诗人、作家,中国新闻记者专访周恩来第一人——曾敏之(曾老)3日在广州睡梦中溘然长逝,享年98岁。香港作家联会和世界华文文学联会16日晚举行追思会,让曾老在港的文学界好友聚集一起,向曾老表达怀念追思之情。

追思会在香港作家联会位于香港岛柴湾的会所内举行。会场布置简朴,白菊花的清香拱托着曾老的遗像,相中的曾老笑容可掬。当晚,曾老在香港的文坛好友、后辈等纷纷到场,追思仪式开始前会场近乎满座。

热泪盈眶远望着曾老遗像的作家黄向明与记者聊谈。他说,曾老热心照顾和提携后辈,与曾老相识30多年,曾老一直关心其着作的出版。除了黄向明外,许多与会人士也不约而同讚扬曾老为人和蔼可亲、毫无架子,深受后辈尊祟。

追思仪式在晚上20时开始,众人先为曾老默哀,然后一起深鞠三躬送别曾老,气氛肃穆。

「不管大逆境之下或太平日,曾老都没有放下手中的那管笔,就算在病榻中,他也鼓其余焰,勉力写作……」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文文学联会执行会长潘耀明致悼词时指出,曾老一生与文学同行。1941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30余部文集,其中,杂文集《观海录》获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曾敏之于1978至1990年在香港工作。潘耀明说,曾老为了团结香港作家,促进香港文学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建议成立香港作家联会,并被推选为首届会长,同时创办了《香港作家》双月刊。此后在他的努力下,又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并创办了《文综》季刊,建立海内外华文作家交流的文学平台。

「他曾说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保持自我人格与自由的表现。』对今天文化人是很有启迪意义的。」因文字与曾老结缘的潘耀明还跟记者说,曾老对国家的热爱、对文化事业的热诚始终如一,很值得后辈学习。

追思仪式结束前,香港作家联会理事张继征朗诵自创的诗歌《难忘握着曾老的手》缅怀曾老。他希望凭借诗歌,表达曾老对香港作家联会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对会员的教诲和勉励,继续传承中华文化。

曾敏之1917年10月出生于广西罗城,1942年进入《大公报》工作,历任记者、采访主任。1978年后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

曾敏之一生与中国近百年的命运同步,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众多政要精英及文化名人有过深入交往,毕生奋斗在新闻采访与文学创作两大领域,留下了多篇佳作。

曾敏之最为着名的是长篇专访《十年谈判老了周恩来》。抗战刚刚胜利,国共两党开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共同建国纲领,参加采访的曾敏之萌发了专访周恩来的念头,跑到重庆曾家巖50号周恩来寓所,对周恩来的政治秘书宋平和外事秘书章文晋表达了专访的意愿。在此之前,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只是点点滴滴地谈到周恩来。

专访以大量翔实的材料,述评了贯穿抗战前后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真相和经验,并且以文字媒介向世人首次披露周恩来的革命生涯和哲人风范,在当时产生了很大轰动。

今年1月3日上午约7时,曾敏之在其广州寓所睡梦中安详去世,并已于9日在广州出殡。

      责任编辑:钟铉
名记曾敏之辞世 音容永驻亲朋泪送      [2015-01-09]
港文学界悼念老报人曾敏之 追思缅怀表崇敬      [2015-01-17]
李兆基: 买楼不如买股票      [2015-01-17]
「预约被捕」的李卓人无条件获释      [2015-01-17]
陈昌智:盼港澳代表坚定立场      [2015-01-17]
黎栋国:「双非」返回机制需商讨      [2015-01-17]
网传「人才清单」不真确 林郑:根本未草拟      [2015-01-17]
梁振英发表香港家书 冀市民重法治      [2015-01-17]
港府将「五管齐下」应对废物管理      [2015-01-17]
外力干预港事务 将提更具体证据      [2015-01-17]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