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中国 > 正文
【打印】   【评论】   【推荐】  【关闭】  

秦朝海中甬道「显现」揭始皇秘史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23]    我要评论
    放大图片

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疑似人工构筑基台。

    放大图片

冬季退潮后的姜女石遗址。

【文汇网讯】据辽沈晚报1月23日报道,经仪器检测和人工水下探摸,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四边形疑似人工构筑基台,并且发现人为加工的水下「活石」。

种种迹象越来越疑似文献记载中的海中「甬道」,但要想确认是否有这样一条海中甬道,需要在今年将这些发现完整排列起来,看是否会「显现」出一条甬道。这是昨日记者了解到关于姜女石遗址的最新消息。

这条疑似海中甬道有四五百米长,海水落潮时就会显现出来。关于甬道的作用说法不一。有说是海中祭祀用的,有说是大秦帝国的码头和航海标志,也有说是为迎秦始皇东巡而修的一条岸边到礁石的道路。

村民曾采到活石和青花瓷

昨日召开的辽宁省2014年度考古业务汇报会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与装备部副主任李滨做了辽宁绥中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汇报。记者针对姜女石遗址发现疑似海中甬道一事对李滨进行了专访。

姜女石遗址是中国秦至西汉前期行宫遗址。在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濒临渤海湾。遗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头、止锚湾、瓦子地、周家南山和大金丝屯等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应与秦始皇东巡碣石有关。

2014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持,对辽宁绥中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进行水下调查。此次工作重点是对姜女石周边水下遗迹的物探影像数据进行水下确认。这包括对姜女石周边海域水下调查与扫测核查;对以石碑地遗址为代表的渤海西岸秦汉宫殿建筑遗址进行陆上调查,以探寻其与姜女石水下遗迹是否存在关系。

60平方米左右的疑似人工平台就是通过多波束、旁侧声纳等仪器显现出来的。在经过水下考古队员进行水下探摸给予证实。水下考古发现,姜女石水下地貌由北往南,分别为零乱的大礁石、块石、沙地等。

潜水调查确认姜女石周边水下存在众多较规整石块,并呈现一定规律性。其表现为疑似人工构筑物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相当一部分的石块具有人工断面的痕迹,石块的多个平面相对平整,有的相邻表面之间较为垂直;部分位置见有石块上下重叠或是平面上的有序排列;石块在较大范围之内呈现出有规律的走向与分布。

这种现象与石碑地遗址应具有重要关联。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更准确的信息还需要细致的水下调查、水下测绘提供。

石碑地遗址的当地人介绍,石碑地遗址与海中姜女石之间曾有通道相连,通道上曾有陆地上才有的「活石」,所谓活石,是指不是海边的自然礁石,而是带有人为加工的石块。当地人曾采集这种「活石」烧制石灰,或用做房基材料。

不仅如此,当地渔民曾经在距离海边不远处拉网捕捞到铜钱、瓷盘、瓷碗等青花瓷器。

考古队员还在村子里找到了「活石」,李滨介绍,最大的一块活石有一米高,宽约30厘米。这些活石不像是自然礁石的锐角,有稜有角,显示出人工加工痕迹。假设这条水中甬道成立,那么当时应该采取填海的方式,用石块垫高垒成大平台,这些活石应该垫在大平台上铺到岸边。

海中甬道或为祭祀所用

秦始皇时代的海中甬道到底是啥样?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也是考古工作者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假设这条海中甬道成立,它应该有四五百米远,连在姜女石到岸边。甬道由「活石」铺成,在潮落时就会显现出来。

考古人员还走访了当地的国家海洋局止锚湾水文站,了解当地的潮汐情况,是一种不规则的半日潮,无规律可循,当地人称为「鬼潮」。7至9月是潮位最高期。经查,疑似的海中甬道所在海水深度最深处大约7米,最浅处只有60厘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要修「平台」的原因。

「平台」为何只剩60米?有可能是几千年的自然环境的变迁所致,在西汉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海中甬道有可能作何用呢?此前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等数名权威专家召开了一次关于姜女石遗址水下调查的研讨会。有专家认为,秦始皇五次出巡,三次至此,姜女石遗址非同寻常。从地形上看,秦朝以海为门,非常注意地理情形,充满想像力。姜女石应为门表,象征面向大海的门。有专家认为,60米疑似人工平台应考虑其码头及航海标志的可能性。

李斌认为,这条疑似甬道有可能是当时海上祭祀用的。因为当时的方士是要考试才能被录用。

也有专家表示,海中「甬道」可能是当时为迎秦始皇东巡而修的一条岸边到礁石的石块铺成的道路。海水落潮时就会显现出来。当时秦始皇东巡时,全国都要修筑驰道,方便皇帝出行。而这里就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

秦始皇时已开始探索海洋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古代有远见的帝王都非常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海洋疆域的开拓。而秦始皇就是最早的有远见的帝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丞相李斯和少子胡亥的陪同下再次东巡,这次出巡的目的是要到海上仙山寻采长生不老之药,以益身延寿。

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来到海滨。这种出巡的规模和次数仅次于汉武帝。而秦皇汉武东巡海上的表现,刺激了海洋探索和海洋开发的社会热情,中国人的航海能力与早期海洋学的进步,也因此获得了有益的条件。

专家认为,秦始皇三次到达姜女石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譬如政治、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应该从大河文明推向海洋文明的高度予以综合研究。

      责任编辑:朵朵
韩媒误报「中国东风21开进长白山」      [2015-01-23]
华润集团副总经理蒋伟职务被免      [2015-01-23]
新四军巨额借条鉴定为现代仿制品      [2015-01-23]
公务员人均月增工资约300元      [2015-01-23]
秦朝海中甬道「显现」揭始皇秘史      [2015-01-23]
江苏靖江原副市长顾利华受贿案开审      [2015-01-23]
北京将举行反法西斯70周年阅兵仪式 首邀外国首脑      [2015-01-23]
两会提案满意率频现100% 媒体:有违常理      [2015-01-23]
鲁炜当选全球因特网治理联盟成员      [2015-01-23]
军报:有微信公号想动摇共产党执政地位      [2015-01-23]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