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香港 > 正文
【打印】   【评论】   【推荐】  【关闭】  

80后港人「恋殖」与父母教育有关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28]    我要评论
放大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赤琰

【文汇网讯】当下香港备受困扰的民生问题为何难以解决?殖民统治时期的港英政府给香港留下了怎样的深层次矛盾?而现在部分港人存在什么偏见?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1月27日)刊发了对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郑赤琰教授的采访文章。文章提到,郑赤琰首先提出对港英政府的管治能力的质疑,认为其并未在殖民统治时期履行应尽的责任,甚至将败绩全部留给了特区政府。另外,郑赤琰还提到香港八零九零后的「恋殖」情节,他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受的父母教育有关,是香港人的盲目和偏见。

以下为《香港中大教授郑赤琰剖析——为什么「恋殖」情绪是一种错觉》原文。

港英政府管治缺失

郑赤琰认为,在许多方面,港英政府并未在殖民统治时期履行应尽的管治责任。

他说,1967年香港大暴动,其真正原因并不是表面所看的左、右派相互斗争,而是港英政府后来亲口承认的「管治不当」。根据时任港督的调查,居民收入、教育、医疗和房屋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矛盾和缺陷,社会对立、民怨沸腾,「当时居民生活水深火热,暴动自然一触即发;如果大家都生活得很好,怎么会有人去回应暴动的提议呢」。

而十年后的1977年廉政风暴,起因为香港警界相互勾结、勒索商户和受贿贪污等恶劣问题被揭露,其中有警察头目逃往国外,用其在香港贪污的钱在加拿大买下几幢大厦。郑赤琰感歎,「可见当时的港英政府这个大机器,已经腐烂到什么程度」。

上世纪80、90年代刮起的香港移民风暴,在郑赤琰看来,也是港英政府管治失利的结果。他说,港英政府之前几十年没有好好管治香港,而在租界到期前的十几年里,这些民生难题根本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于是香港人只好纷纷移民。举例来说,当时新加坡政府给香港2.5万个家庭移民的名额,市民排队领取申请表格的队伍从金钟一路排到湾仔(约2公里)。郑赤琰形容,「十几年的移民潮,把香港的人才和资产都清空了」,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遗留矛盾难以根治

郑赤琰认为,港英政府的败绩,全部留给了特区政府,这是造成今日管治困局、改革无力现状的原因之一。

房屋问题是改善香港民生的重中之重。相比于人口密度更高于香港的新加坡,两地人民的居住水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郑赤琰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对当地的公屋政策了如指掌。他说,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推行公屋政策,为市民提供租金低廉的住房;而后以「租金抵消房款」的形式将公屋低价出售给租户,惠及全国约80%的人口;至80、90年代,新加坡政府更拨款给每户4万新加坡元,供翻新、加固及拓展房屋面积之用。经过几十年政府的不断努力,现在新加坡的公屋全部坐落在最繁华、发达的中心区域,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最大保障,无论什么阶层的人,都有合适的栖身之所。反观香港的房屋现状,公屋难求、「杀房」不绝、低收入人群「望楼兴歎」。郑赤琰说,这些本该由港英政府解决的问题,却拖了几十年一直留到现在。

他又说,很多人以为「杀房」是回归后才出现的,其实早在港英政府管治时期已有了,那时甚至还有「杀床」,一张床由3个人轮班睡,条件之恶劣无法想像。

而现在的居民收入和贫富差距等问题,郑赤琰直言,是由于港英政府时期没有在普通打工人群中推行公积金政策,致使当下的老年人身无积蓄、无法养老等严峻事实。他说,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政策是在回归后才开始施行的,「九七」之前,只有政府公务员和大学教职员能享受公积金,其余人一概没有,「没有存款,穷人只会越来越穷」。

「恋殖」情绪盲目偏见

「『恋殖』情绪说到底,是香港人的盲目和偏见。」郑赤琰分析说,自从香港开埠以来,中国经历了清末战乱、八国联军入侵、军阀统治,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各个时期不断有人逃难到香港。当时,殖民地是一个圈起来的地方,中国的内乱乱不到这里,他们自然觉得这里生活安稳。

再加上,上世纪中国3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上升,香港人的优越感也「水涨船高」。对比改革开放后腾飞的内地,香港优势难以重现,所以有许多香港青壮年开始盲目片面地迷恋殖民地时期的辉煌。

而现在香港的「80后」、「90后」之所以对殖民地怀有迷恋情绪,郑赤琰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受的父母教育有关。他们的父辈有的逃难而来,经历过环境艰苦的中国内地和条件开放的香港,理所当然地将这块殖民地捧上了天。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下,也渐渐认同了这种偏见,甚至开始对特区政府和中国内地产生牴触情绪。

郑赤琰说,很多人仍然以为现在的香港是英国人成功管治的结果,但这是一种「错觉」。直至今日,特区政府还在收拾英国殖民地时期留给香港的烂摊子,包括房屋、医疗卫生、个人储蓄、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

「现在特区政府乃至中央能做的,就是给予香港人『感受得到的关怀』,从小处着手,从让人感觉得到的地方做起。」郑赤琰补充说,例如沪港通、或酌情补贴因人民币升值而收入受损的口岸商户等,都是可以慢慢消除香港人偏见的互惠政策。

郑赤琰最后建议,「还有重要的一点,应把香港官方语言定为中文」,英文可作辅助,但绝不能优于中国人自身的语言,这是一个国家对国民最起码的要求。

      责任编辑:贺顿
董建华称绝大多数港人不认同港独      [2015-01-20]
郑英杰 创造历史的港人      [2015-01-08]
人民日报:港人对「佔中」害「法」心有余悸      [2015-01-05]
范徐丽泰:她告诉世界什么是「港人治港」      [2015-01-02]
梁振英祝愿港人和睦团结 弃分歧惜法治保普选      [2015-01-01]
香港鼓励移居海外港人子女回港      [2015-01-15]
学者谈香港人「恋殖」情绪      [2015-01-14]
港人偏爱「云南味」 供港农产井喷      [2015-01-25]
港星彭丹提文艺界反腐 破潜规则      [2015-01-28]
廉署:前高官被定罪反映反贪制有效      [2015-01-28]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