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民革界别小组会议现场 本报传真 【文汇网讯】(记者周盼 成都报道)1月28日,政协四川省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会,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何一立代表民革四川省委呼吁:「抗日战争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台湾的抗战老兵中有大量的川籍人士,希望能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建立起两岸抗战老兵关爱交流平台。」据悉,民革四川省委在集体提案中提出,希望政府积极与台湾健在的抗战老兵或亲属后代联系,加大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等文字、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
据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统计,1980年四川登记在册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达9000人,而截至2013年末,以黄埔军校为主干,登记在册的抗战老兵已不足400人。目前海峡两岸在世的抗战老兵也正快速「凋零」。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亦在《对川籍国民党抗战老兵进行救助的建议》的集体提案中指出,川籍国民党抗战官兵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流血和牺牲,而今,他们进入人生暮年、多数生活困难,需要关怀和帮助。
经民间志愿者调研,四川能寻找到的抗战老兵平均年龄逾90岁,三分之二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每月仅有极少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金收入。
农工党绵阳市委会主委沈其霖介绍,提案中包括了建议政府牵头成立『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救助工作协调小组』,解决抗战老兵医疗、养老困难问题等。「不久前,绵阳启动「关爱奉献者活动为抗战老兵募集资金,现在正是我们为了这些『奉献者』奉献之际。」
四川省政协委员、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指出,抗战老兵在战场浴血奋战,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他们更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可,一种精神层面的慰借。「对这些老兵的关怀,可以在举行纪念抗战胜利等重大活动时邀请他们参加并予以慰问。」
据了解,四川已于2014年底将兴建四川人民抗日纪念馆提上日程。何一立介绍,民革四川省委亦在集体提案中提出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附近建造「成都大轰炸死难纪实」群雕墙,以铭记不能忘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