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为了块八毛,引无数土豪竞折腰。」除夕夜的社交网络上,你有没有被一波又一波的红包「刷屏」?羊年春节的电子红包大战,微信不再「一骑绝尘」,不仅百度、阿里、腾讯巨头全部参展,还多了陌陌、快的等一批「小兵」。作为因特网金融的重要入口,支付已被当成争夺用户的「关口要塞」。「块八毛」的背后,隐藏着因特网公司大大的市场野心。
据新华网报道,「最少就抢了几毛钱,最多也就十几块,玩的就是个热闹。」在北京过年的柳先生在一家企业上班,除夕当天,他收了22个红包,发了27个红包,而收发红包的总金额还不到300元。
与2014年红包活动不同的是,今年的红包大战玩法更多样,且因特网巨头亲自砸钱,还引进了大量企业用户:腾讯力推微信「摇红包」,并与春晚互动;支付宝红包本月初被微信封杀后,另闢蹊径,推出「口令红包」,即在朋友圈发数字口令图片就可玩红包;百度钱包也发起「现金红包」玩法,朋友之间可以零成本建立红包、拆红包,拆红包时抽奖金额最高百元。
因特网公司为了红包可谓不惜血本:腾讯称将发65亿元红包,包括春晚直播时派发总额5亿元的微信现金红包和超过30亿元的卡券红包以及手机QQ的30亿元红包;阿里则称携手品牌商户发放6亿元支付宝红包。其中,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4.3亿元;陌陌、新浪微博、快的、优酷等也纷纷结盟支付宝钱包,狂洒「红包雨」。
为何IT巨头如此青睐「红包」?微信支付部门总经理吴毅在上月举行的「第二届因特网金融全球峰会」上表示,红包是因特网公司获取移动支付用户的重要接口。他透露,此前,红包只是微信团队内部的一个玩法,没想到推广之后如此受欢迎。
支付宝和微信团队公布的一组数据已充分说明红包大战的胜利: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元,截至22时34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峰值达8.1亿次/分钟。支付宝披露,除夕当天,共有6.83亿人次参与了支付宝红包游戏,红包的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达40亿元。
艾瑞咨询公司分析师李超表示,移动支付是未来因特网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红包是轻松、有趣的媒介,可以借此自然地发展用户、养成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比如支付宝,用户黏性不强,但是通过红包,就可以增加支付宝的存在感。在因特网领域有明显的羊群效应,一旦一家企业发起一个活动,其他企业都会纷纷进入、模仿,所以,各家公司都在比拚红包。」李超说。
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33亿笔,同比分别增长29.28%。其中,移动支付业务45.24亿笔,同比增长170.25%。由此可见,移动支付虽佔电子支付行业总量份额偏小,但增长势头强劲,这也是吸引巨头拚杀的动力。
易观智库分析师马韬认为,因特网巨头慷慨发红包,是「工夫在诗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领域,而是瞄准构筑在支付体系之上的O2O大平台。如微信钱包,不少人都是在去年的微信红包活动中被「勾引」着绑定了银行卡,如今,微信钱包已开通话费充值、理财、打车、彩票、网购、订餐、公益、电影票等多种业务,涵盖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红包最大的功劳,就是培养了一批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有了移动支付的习惯,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使用场景。」马韬等业内人士认为,以红包争夺用户入口、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生态系统,这是因特网公司布局红包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