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中新网报道,农历羊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共贺新春。恰逢羊年,一些「十羊九不全」、「羊年无春不宜婚嫁、生子」的「羊年厄运」说法也悄悄在坊间流传开来。对此,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据理逐一批驳,并详述「羊」在古代的寓意。她表示,羊在古代象征吉祥美好,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有关「羊年厄运」的一些说法更是毫无道理,「说属羊的命不好大概是慈禧太后属羊,传说她将属相为羊之人的福都享尽了,所以其他属羊的都命苦。『无春』则是历法纪时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与年运没有直接关系。」
羊是美与善的化身:吉祥在古代又称吉羊
生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是人类早期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产物,最初的作用用来纪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远古时期,羊就是人类捕猎畜牧的最好对像之一,在壁划、年划其中均有展现,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三字经》里说「羊初生,知跪乳」,和「人之初,性本善」异曲同工,讲的便是羊的孝顺。
王娟认可了这种说法。她介绍道,羊与人类关系密切,堪称最亲密的六种动物之一,其他五种还包括鸡、狗、猪、马、牛。所以古人喜欢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羊的痕迹,「如饮食、服饰、建筑、钟鼎祭器、家居装饰、宗教祭祀等等。」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与羊有关的汉字、词语字面意思都比较美好。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羊」在远古汉语里和「祥」是通假字,最早的汉字里很多好的字眼都与羊有关,比如「羊大为美」「羊口为善」「羊祀为祥」等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直白地解读羊字:『羊,祥也』,所以说羊在几千年的民间生活中是美与善的化身。」
王娟则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羊又与「阳」谐音,春节发生在春天,阳性回归,羊也就成为了吉祥文化的一种象征,「所以传统文化所谓的吉祥,古代又称为吉羊。民间常见的吉祥用语有三羊(阳)启泰,吉羊(祥)如意,钟报吉祥等等。」
「羊年厄运」说法无道理:「无春」与年运无关
虽然「羊」具有如此多的美好寓意,但有关「羊年厄运」的说法仍隔一段时间便会沉渣泛起,具体的则包括「羊年无春不宜婚嫁」、「羊年不宜生子」等等,甚至有人为了「立春当天算羊年的开始」还是「春节到来才算羊年的开始」争论不休。王娟直率的表示,这些说法「毫无依据」。
「首先立春属于节气并非节日,并未被古人赋予标记年轮转换时刻的意义。春节则是一个节日,表示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所以,羊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说立春是羊年开始的人,根本不懂民俗。」王娟称。
其实,每一种属相都有不合适自己的时刻。王娟以属相「虎」为例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说晚上出生的虎比白天出生的虎好,因为晚上出来的虎有吃食。不同地方,因为风俗、禁忌、同音、谐音的缘故,说法太多了,未必一定『属羊不好』。」
「属羊命不好」一说的来源,王娟推测,大概是因为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属羊,民间传说她将属相为羊之人的福都享尽了,所以其他属羊的都命苦,「晚清历史距离我们很近,且教科书、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渲染也使得这个说法传播很广,但实际毫无道理。至于『羊年无春不宜婚嫁』的传言则更是错误的。『无春』是历法纪时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也很常见,与年运没有直接关系。」
「『天干配地支』是古人记录时间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也给了人们一种从迷信的角度理解的机会。」王娟认为,曾有传言说双春也不宜婚嫁,那么按照历法来说,如果某年无春,那这一年的前一年或者后一年就是双春,如若按照这个标准,并无几年适宜结婚生子,「人们会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找借口和理由,这些说法或许会给不想结婚、不想生育、必须结婚、必须生育的人一个自我解释的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