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香港 > 正文
【打印】   【评论】   【推荐】  【关闭】  

江迅:「中港关系」早该禁用了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2-23]    我要评论

【文汇网讯】香港《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江迅发表题为「『中港关系』早该禁用了」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而中国人也向来讲究遣词造句的艺术,一字一词背后往往蕴含着深意,有时看到一个意思,其实表达了另一个意思。语言文字原本就是不时演变发展的,两地的文字融合是一个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下为原文:

记得二十多年前从上海来香港,在罗湖入境,需要填一张入境表格,其中有一栏:来自哪里?我填:上海。当我走上入境柜台,将表格递给海关关员,关员眼睛扫了一下表格,用手指着那一栏说,「上海」要改成:「中国」。我一时不理解:「香港也属于中国,填『中国』意味着从『中国』到『中国』,就没有意义了。」嚷嚷了五分钟,那关员就是要我改填「中国」才放我通行,无奈之中,我在「上海」前面加了「中国」两字,即来自「中国上海」,当时我心里想说的是:「我进入中国的香港了。」那关员看了看我,善意的笑了。

在香港生活,我才发现香港人总是将「内地」说成「中国」:有朋友说:「我昨天才从中国回来」,我会问:「哦,香港不属于中国?」;有同事说:「我明天去中国」,我会问:「哦,香港不属于中国?」。 「中港关系」这样的字词,在特区政府的网页和文件中也颇常见,在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教材中也能找到,在与政府官员交谈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和听到「中港」一词。

在香港二十年,我都在《亚洲周刊》供职。给这份周刊写稿,中文用词讲究而严谨,从总编辑到编辑,都不允许有「中港」这样的用法。这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我多次撰文,反对「中港」这样的用法。最近的几次,如二零一三年三月,我就写过三千字的《「中港」矛盾,香港不属中国? 》。二零一四年五月,写完二十万字的传记《倪匡传:哈哈哈哈》,全书开头写「逃港者」,倪匡是「港漂」,描述内地与香港是分不开的,批评「中港」的用法。

不过,翻开香港主流报刊,几乎每天可以读到「中港矛盾」、「中港融合」、「中港互动」之类的「中港」话题大标题。 「中港」,「中国」对「香港」?没听说过,中国与广东,中国与上海,只能是「京沪」、「粤沪」之称,说「内地与香港」,「沪港」、「粤港」、「京港」。愿保持两岸现状而不急于统一的台湾人,都说「中国大陆」,习惯称「陆客」、「陆生」、「陆资」,不说「中客」、「中生」、「中资」。

那么多年过去,总算官方有了说法。春节前夕,香港媒体披露:政府行政署向各部门发出「用词正确」的内部通告,要求各部门使用涉及内地与香港关系的字句时,必须要跟从通告,并指明「中港关系」用词不合适,应该采用「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政府发言人回应香港传媒查询时表示,根据《基本法》第一条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基本法》第十二条明确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故发出通告提醒决策局或部门使用某些用语时有所参考,确保口头及书面通信时「用语正确」。将「中港关系」修正为「内地与香港关系」完全合乎逻辑,应该为政府官方用字力求准确点赞。

对政府这番举动,一帮泛民主派和多家媒体却发起攻击。政团「香港本土」发起人、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按捺不住,批评是梁振英下的指令,把政府用字「大陆化」,指现时政府官员已经过分倣傚长官,不时把梁振英的惯用语挂在嘴边,如「重中之重」、「方方面面」等,指政府的通告是想压低香港的位置。她一再质疑当局的举措,是要控制意识形态,控制文化及思想。她说,如此「用词正确」,是「要清洗我们的一套语言,例如在用字上完全要跟大陆的话,那是可以控制文化和人民思维」。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而中国人也向来讲究遣词造句的艺术,一字一词背后往往蕴含着深意,有时看到一个意思,其实表达了另一个意思。语言文字原本就是不时演变发展的,两地的文字融合是一个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说毛孟静的每次讲话、每篇文章,遣词用字有多少是香港本土的?她强调的所谓「本土意识」,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本土特色」,却是极端化的「本土意识」。 「本土意识」原本是香港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对「殖民意识」的反弹,是港人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本土意识」正与国家民族意识逐渐融为一体。但毛孟静的所谓「本土意识」是「驱蝗行动」、「占中运动」、「雨伞革命」、「本土优先」,是极端化的「本土意识」,即「港独」。

特区政府一位官员对我说,政府急于修改用词,确实与最近「港独」叫嚣和「本土意识」抬头有关,随着近年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港府在规范语言用字上开始下功夫,是值得鼓励的事。不能用「中港」一词,被一些人指责为矮化香港,其实,内地与香港从来就是不对等的。

也有香港文化人公开表示,「中港关系」一词在香港沿用几十年,沿用该说法「天经地义」,反问「香港尖沙嘴有个中港城,要不要改成『内地与香港城』呢?」这些文化人还说,在香港讲话应以香港为本位,正确说应该讲「港中关系」,「等于大陆讲中日关系,日本讲日中关系」,「香港有自己沿用的五十年不变的生活方式,这生活方式包括说『大陆』、说『中港』等,这些不用改变」。

这些所谓文化人的这种说法,显示他们根本就缺少「文化」。几十年如此,就一定正确?那还用拨乱反正干嘛?再说,美国与纽约的关系,能说是「美纽关系」吗?两岸关系,能说「中台关系」吗? 「中日关系」也好,「日中关系」也好,都是两个国家的关系,莫非在这些文化人眼中,「港中关系」就是国与国关系? !

      责任编辑:王一
朱立伦3月将访香港系首位访港的现任国民党主席      [2015-02-26]
春节期间内地游客最青睐香港免税店      [2015-02-26]
外媒镜头下的香港蜗居者      [2015-02-26]
曾俊华:纾缓措施将助港经济提振1%      [2015-02-26]
曾俊华:需把握「一带一路」新机遇      [2015-02-25]
林郑月娥:香港新财政预算案全面务实      [2015-02-25]
香港冬季流感已夺273人命      [2015-02-24]
春节假期完 54万人过境迫爆深口岸      [2015-02-24]
警方于新界北反酒驾药驾拘6人      [2015-02-22]
曾俊华谈2015/16年度财政预算案      [2015-02-21]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