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渔业科考船「南锋号」。资料图 【文汇网讯】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亚洲最大的渔业科考船「南锋号」,近日圆满完成对我国中沙、西沙海域第4航次的调查,顺利返抵广州。这标志着我国对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新一轮渔业资源调查全面完成。这是记者23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获悉的。
包括黄巖岛、南沙群岛在内的我国南海中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和我国渔民世代作业的传统渔场。为更系统地推进这一海域的渔业开发,并为维护该海域海洋渔业权益提供全面、科学、权威的数据和资料,我国在2013年专门部署了「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国家财政专项,计划执行期为5年。
据承担该专项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杨北胜介绍,经过近两年的系统调查,我国已基本摸清南海中南部海域渔业资源现状。据初步调查,南沙海域渔业资源蕴藏量约180万吨,年可捕量50万至60万吨,名贵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20多种;中沙、西沙海域中层鱼资源量为0.73亿至1.72亿吨,乌贼现存资源量为400多万吨,可捕量约300万吨/年,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可以利用的大宗战略海洋生物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