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果敢王」彭家声。资料图 【文汇网讯】「果敢王」彭家声自称祖籍四川会理县萨林大街人。四代前的祖辈一人来到果敢,做的是「翘头扁担」,挑钱银卖冥币,后来才发了家,世居果敢。他几次托人去四川原籍寻找亲戚,但一直没有找到。
「我有三项功劳」
据钱江晚报报道,彭家声出生于1931年,是果敢特区(现果敢自治区)前主席,人称「果敢王」,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1989年,彭家声率领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和解,在果敢地区保留武装,并成立果敢同盟军和果敢特区政府。随后,彭家声几经沉浮,2009年,他领导的政府被推翻,彭家声随后行踪成谜。2014年12月,藏匿5年之久的彭家声高调复出,并组织了1000多人的地方武装,与中央政府武装对抗。
彭家声的一生,评价争议很多,但彭家声自认有「三个功劳」:开启缅北和平、禁毒和促进果敢经济发展。 1989年,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地方武装第一个与缅甸军政府达成为期20年的和平协议,实现了停火。随后多个地方武装陆续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实现停火。彭家声认为,是自己第一个开启了和平之路。
实现停火后,彭家声又在缅北第一个提出了禁毒,对果敢种植、贩卖鸦片采取严厉打击政策,「那时候果敢基本上剷除毒品,但是现在果敢毒品又开始氾滥,我是很痛心的。」
「果敢是高山高寒地区,原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经过从1989年到2009年20年发展,树立起高楼大厦,经济发展很好。」彭家声说。
对于导致2009年8·8事件,彭家声说当时缅甸政府要求他们交枪,「我们是个高度自治的政府,我还是果敢特区政府主席,但政府突然让我们交出武器,然后来攻打我们,我们无法接受。」彭家声说。最终果敢同盟军被击溃,彭家声远走他国。
希望能「收复果敢」
彭家声认为,在缅甸果敢人有近百万人,果敢人就是华人,就是汉族。缅甸政府一直是「大缅族主义」,不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大部分果敢人没有正式身份证,不能去首都,不能在缅甸国内自由迁移,也不能出国,买不了机票。」
记者了解到,因为几十年来持续的武装冲突,缅北的各少数民族普遍处于没有正式身份证的状态,果敢的难民也表示,他们大部分人从小就没有身份证,无法出行和享受各种权利。
「上世纪90年代,缅族人对我们果敢人很客气,因为我们有自己武装,有自治政府。现在缅族人压迫、剥削果敢人。」彭家声说,希望寻找机会「收复果敢」,「果敢毒品氾滥,社会不稳,我相信会一呼百应,因为目前大多果敢人对现在的果敢不满意。」 彭家声说。
彭家声表示,缅北问题只能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但「根据目前形势以武力光复果敢亦是我们一种无奈的选择。」2011年缅甸总统吴登盛上台后,先后与多支「民地武」签署停火协议,但全部停火很难实现。
「双方没有信任,和平谈判也不会有结果。」彭家声说,他担心政府没有诚意,边谈判来边抢佔缅北「民地武」的控制区。而且缅甸一直有军政府传统,军人脱了衣服参加选举,如果达不到利益,可能采取措施进行干涉行动,也可能让选举更加混乱。
有很强中国情怀的彭家声讲着一口云南口音普通话,他自称祖籍四川会理县萨林大街人。四代前的祖辈一人来到果敢,做的是「翘头扁担」,挑钱银卖冥币,「后来才发了家,世居果敢」。他几次托人去四川原籍寻找亲戚,但一直没有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