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高施倩 浙江报道)《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后符合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医师可以开展多点执业,且医疗机构应允许所聘医师在法定工作日每周可安排一天用于多点执业。
3年仅3925人参与多点执业
据介绍,早在2011年12月,浙江就出台了《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实施三年来,共有3925人登记为多点执业医师,但随着部分医师退出,目前在册的多点执业医师仅有2756人,且以到中医堂馆执业为多。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处长王桢解释,因为老版的办法门槛太高,必须是副主任医师以上才能多点执业,同时还要求征得原单位同意。
按照3月1日开始执行的《实施办法》,如果选择去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医生只需要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如果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以外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比如公立医院、城区的各种门诊部等,则需要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
不仅医师多点执业的准入条件宽松,《实施办法》取消了医师办理多点执业应当获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这一前置条件,而且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允许所聘医师在法定工作日每周可安排一天用于多点执业。王桢介绍,今后医师办理多点执业只需到拟多点执业地点的主管卫生(计生)部门办理多点执业登记手续,这样就减少了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医师多点执业的制约,增加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可操作性。
对于医师的福利、工资、养老等都由第一执业地点医院负责,仍可能会导致医师在参与多点执业有所顾虑,使得该项工作推进困难。《实施办法》提出,原单位和多点执业的单位及多点执业的医生之间可以达成一种协定,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给予原单位一定的经济补偿。
全国率先试点「自由执业」
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浙江省执业医师为12.5万人,副高(含)以上人员约占22.9%,主治(含)以上人员约占58.5%。王桢说,未来医生应该走出体制,从单位人变成行业人,这样才能解放医生的生产力,调动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办法》创新性地提出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和急救(诊)医学、放射、超声和病理的四类紧缺专业的医技人员无需办理执业登记手续,只需要自由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将医师信息上报主管行政部门即可。
王桢说,试点自由执业对于探索浙江省医师区域注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浙江省还将根据需要适时调整重点或紧缺专业目录,让更多医生能从多点执业走向自由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