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香港 > 正文
【打印】   【评论】   【推荐】  【关闭】  

香港又出「辣招」遏楼市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3-02]    我要评论

【文汇网讯】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自去年下半年起,香港房价再展一波升浪,为防止楼市过热,据香港媒体报道,金管局2月27日推出第七轮针对楼市「逆周期措施」。措施将多数房屋按揭贷款比例下调10%,涵盖自用住宅物业、第二套自用住宅物业及各类非自用物业。新措施中最受关注的是,第一次针对低价房推出政策,针对楼价700万元(港币,下同)以下的中小型住宅单位,借款人的最高按揭成数由七成削至六成。新政策被媒体认为出手之重、涵盖范围之广,堪称历来「最辣」。

金管局:保证金融稳定

香港居大不易,特别是近几年,楼市持续火热。香港金管局早前已多番预警,若楼市上行周期持续并加剧,将考虑推出新的逆周期措施。

至于推出新一轮措施的考虑,香港金管局表示,由于中小型住宅物业的价格在去年下半年上升了12%,加上近期香港家庭负债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持续上升,已达到64%的历史新高,一旦楼价出现重大下调,将会影响银行体系稳定。

新措施影响面大。据统计,700万元以下住宅按揭占每月新批住宅按揭的比例甚高,以宗数计超过七成,以金额计大致为六成左右。如今最高房贷比例下调10个百分点,也有媒体质疑:会不会让小市民寻觅「蜗居」,上车难度更增?

对此,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过往推出逆周期措施时,会尽量减低措施对用家,尤其是首次置业人士的影响,故过往六轮措施,金管局一直保留空间,让有意购房作为自用的人士,可以取得最高七成按揭。他说新措施会「无可避免对一部分用家及首次置业人士带来影响」,惟职责所在,金管局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以保障香港银行和金融稳定。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亦于推出新措施后指出,过去几年特区政府努力地推出更多土地,未来的3至4年亦有7.4万个住宅单位可以推出,供应方面会比以往多。

「财爷」:不排除再出招

除了收紧房贷比例,新措施还加强对收入审查的要求,防范银行体系风险。购买第二套自用住宅物业时,供款与收入的比例上限由原来最高五成调低至四成。例如,若每月供款额为1万元,按原先收入审查要求,月收入需达2万元,而调整后月收入要求将提升至2.5万元。同时,在利率压力测试下的上限由现时最高六成调低至五成。

汇丰银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表示,该行欢迎金管局公布的新措施,认为在目前住宅物业市场价格持续上升的环境下,有关措施将有效协助银行管控相关住宅物业贷款的风险。

2月28日,曾俊华进一步表示,未来会继续密切留意楼市情况,如果需要会毫不犹疑地再推出其他的措施,确保楼市可以平稳地发展以及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近年来,为了控制房价,香港特区政府可谓是频出「辣招」。包括2012年10月27日起,香港特区政府征收「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限制非香港永久居民购买住宅物业。该政策规定,购买住宅3年内卖房需支付10%到20%不等的「额外印花税」;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所有公司购房需缴纳双倍即15%的「买家印花税」,加重了非香港永久居民的置业成本。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全面提升印花税。除了针对二套房的双倍印花税以外,还有大量的措施针对非住宅交易。2015年1月香港叫停投资移民。对于港府这些年推出的「辣招」,调查显示,无论从支持度还是满意度来说,都得到了不错的民意支持。

2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出招,是第一次针对低价房。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以往经验,「辣招」一出一般就会影响到房屋的成交量,但是房价却未必立刻会有跌幅,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下半年的利率水平和房屋供应情况。

      责任编辑:新道
全国两会明开幕 香港问题备受关注      [2015-03-02]
吕新华:中央对香港政改立场不变      [2015-03-02]
发言人吕新华与香港渊源深      [2015-03-02]
香港激进组织元朗滋事 33人被捕      [2015-03-02]
反对派再生事端 元朗居民誓保家园      [2015-03-01]
深圳楼市2月成交跌近六成      [2015-02-28]
关注:香港未来 变与不变?      [2015-02-28]
港理工大学1名内地硕士生跳楼身亡      [2015-02-28]
东深供水是中央对香港的厚爱      [2015-02-28]
朱立伦3月将访港 系首位访港的现任国民党主席      [2015-02-26]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