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聂晓辉) 香港现时设有多间展出香港本土以至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发展、天文地理的博物馆,成为市民的好去处。康文署昨日总结去年全年工作时指出,本港14间公共博物馆及5所文化馆去年录得纪录性的652万人次,更较2010年大增45%,当中又以科学馆最受欢迎,单是去年第四季已吸引逾23万入场人次。康文署署长李美嫦表示,今年将推出汉文物及清宫科技等展览,又计划在文化博物馆设立常设的金庸展厅,预计明年落成。
李美嫦昨日与传媒茶叙时指出,康文署去年除在不同博物馆设多个受欢迎的展览外,各博物馆将于今年上演不同的主题展览,包括历史博物馆将与国家文化局合作,于6月24日至10月5日举办汉文物展览,从全国22个省搜罗150件金缕玉衣、兵马俑及建筑物件等藏品。
科学馆将与故宫博物馆合作,于2月26日至9月23日举办一个专门介绍西洋奇器的清宫科技展;孙中山纪念馆于4月24日至8月26日则举办孙中山次女孙琬和戴恩赛伉俪文物展等。至于康文署早前提及的第一届博物馆节,将于6月27日至7月12日于全线博物馆举行,重点节目包括博物馆派对、与馆长会面、幕后游及多项专题展览与讲座等,预计可吸引30万参观人次。
「香港故事」大翻新料花6年
因应时代转变及多元化需要,康文署辖下多个博物馆将有不同的扩建与修缮工程,除仍因立法会拉布而受阻的艺术馆工程(见另文)外,作为香港历史博物馆「地标」、常设的「香港故事」展至今已展出13年,博物馆虽每年更新部分内容,但会分阶段全面更新「香港故事」的内容与设计。
康文署副署长吴志华指出,博物馆内的常设展览一般10年至15年便要更新一次内容,因多年前的展示技巧已与目前有好大差别,「我们可能要有更先进的方式去展示藏品。」他指出,由于「香港故事」的更新工程庞大,料要花5年至6年时间设计,正式动工时亦可能要局部关闭来「大翻新」。
展文本外 或展影视延伸商品
此外,海防博物馆的「海防风云六百年」常设展至今已有14年,康文署计划于2015年开始筹备更新工作,重新演绎香港海防历史及更新展览展示手法,预计可于2019年初落成。至于文化博物馆会将视听导赏厅建成常设的金庸展厅,预计于明年落成。康文署助理署长陈承纬指出,预计届时除展出文本等藏品外,亦可展出与金庸小说相关的电影、电视剧集及延伸商品。
李美嫦又谓,康文署会配合施政报告的建议,在今年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新增一个总馆长职位,并将荃湾三栋屋博物馆改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另一方面,康文署去年共售出逾16万张通行证,较2010年增加1.8倍。李美嫦透露,粤港澳三方正研究合作推出区域博物馆优惠,借此加强三地合作,以兹达到互享资源,共同推动文化旅游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