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 海巖摄 【文汇网讯】(记者 海巖 两会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7日在京召开媒体见面会时表示,沪股通开通四个月以来, 交易、结算、换汇、额度使用管控、两地监管合作等制度,没有发生问题,检验了沪港通制度的有效性,总体符合预期。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沪港通基础机制,包括交易机制的更新,解决研究报告的推送问题,并适时扩大额度和标的。
桂敏杰表示,沪港通已经开通近四个月,运行表现符合预期。截止到2月底,沪股通累计交易3349亿元,日均52亿元,港股通累计交易529亿元,日均9亿元沪股通的日均成交超过了QFII和RQFII的日均成交量。截至2月底,共有97家香港券商参与沪股通交易,有89家国内券商参与港股通交易。
对于沪港通成交量不活跃的问题,桂敏杰认为,A股市场有前端监控,而香港市场没有这样的设置,一些外资机构对此不熟悉,还在进行评估。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有一个50万元的门槛,很多投资者暂时不能进入市场。因此,当下的交易情况表现还是不错的、符合预期,一些大的长线资金还在准备进入市场中。
桂敏杰表示,沪港通是起点不是终点,下一步上交所要把沪港通这座桥修得更好。2015年上交所要通过沪港通建成开放性交易所,推进对外开放,提升上交所的国际影响力,上交所会去国际市场推介上海市场,介绍上交所,也要配合证监会争取把A股纳入国际指数之中。同时,开通时留下的问题还需要研究,让两个市场对接的更好。
桂敏杰透露,上交所正与香港方面沟通扩大沪港通标的,目前双方都有意扩大,相信条件成熟就会建议监管部门扩大,而扩大标的之前双方会修正或调整当中的问题。
桂敏杰举例称,香港的行情信息是收费的,内地不收费,上海交易所相当一部分信息是免费给投资者使用的,到了香港市场要收费,就存在成本估算问题。再比如,研究报告的推送问题,投资者需要一些中介机构或专业机构给他推介股票,这些制度都会随着实践不断调整,包括标的物,我们两地也正在合作,成熟以后会建议监管部门扩大。
桂敏杰还说,他自己认为现在调整标的时机非常成熟了,因为过去四个月是积极的、平稳的。
对于正在推进的深港通,桂敏杰表示「乐见其成」,对香港投资者来说,有了更大的(投资)范围,既有中国大型股票也有中小板股票,是个好事情,但对深港通的标的、范围多大还不太了解,估计和沪港通是差不多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