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医学院院长何彬生。 【文汇网讯】(记者谭锦屏、肖建花 北京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医学院院长何彬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在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民办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何彬生还直言,民办高校当前的处境就像「后妈的孩子」,被管得太死,而得到的支持又太少。
民办高校应享更多自主权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何彬生说。他向记者介绍,中国民办教育自1997年开始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1612所,在校学生689.48万人,民办高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何彬生介绍,据调查,有64%的地方高校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管的太死」,控制过多、过细,高校没有真正获得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格健全的主体地位。而民办高校受到的掣肘更多。当前,政府还没有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法应该下放的权力还没有向民办教育倾斜。民办高校在建设发展、自主招生录取考试、收费、专业设置等方面还没有与同级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权利。
何彬生认为,当前已经公布的80所自主招生的高校也仅限于公办大学,这明显失去了教育的公平属性,应尽快出台民办高校自主招生的有关政策,让民办高校有自主组织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向社会挑选优质生源的机会。
吁国家财政支持民办教育
「在国家财政支持上,民办高校简直是『后妈的孩子』。」何彬生直言。他表示,在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师生宿舍、教学实验实习用地建设以及教学仪器、学生活动场馆、教师人头费、实验室建设等专项资金方面,公办高校都有相应的政府拨款,而民办高校却未享受到任何支持。
此外,2014年我国省属本科高校生均财政拨款从9500元提高到1.2万元/年,教育部管辖的高校医学生均拨款达3.5万元/年,而民办高校分文没有。「甚至连教职员工的养老保险都只能按企业的标准来办理,这大大加重了民办高校的负担。」何彬生说。
何彬生表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完全依靠举办人自筹和学生学费发展显然有失公平。本次会议期间,他已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国家对民办高校应按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属性,给予一视同仁的生均拔款政策。
防止国外势力插手中国教育
何彬生认为,当前民办高校投资者对教育的热情在飞速减退,中国民办教育正面临很大困难,新一轮洗牌的局面正在到来。民办高校有的会快速萎缩、甚至倒闭,有的会改行另谋出路。他还透露,国内已经出现民办高校贱价转让给外国教育集团的案例。
何彬生表示,这样的结果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势力插手中国大教育,埋下不可估量的危险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