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解析之三 【文汇网讯】18日,中纪委网站继续刊文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文章强调,反腐不是念一念稿子就完事的,而是要硬碰硬地落到实处。文章指出,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是写文章,不能空论,要见诸行动。全文如下:
「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被调查」——3月15日,全国两会落幕,两名省部级官员却被中央纪委「留下了」。两人具体违纪事实尚未公布,但「一日打两虎」不仅打破了「盛会不打虎」的传言,也显示出反腐态度之坚决。
3月16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曝猛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廖永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3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戴海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发布消息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仇旭辉(副厅级)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网站15天内重磅推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系列文章三篇。「这预示着反腐进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力度持续加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的首篇《形势决定任务》,一针见血地指出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强调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接连发出的第二篇文章《遏制的目标决不能动摇》则明确表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任务尚未完成,这个目标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系列文章第三篇《认识决定行动》,则将重心落在了行动上。文章称,形势认识不清,任务就难以落实。「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就是「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具体表现。如果看不清这个形势,就认识不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行动,也就不会那么自觉、坚定。
其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遏制腐败」之风正劲,「下无死角、上无禁区」,对腐败「零容忍」体现了中央的决心,而中央领导多次论及净化政治生态,也在为反腐「上紧发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两高」报告也是大篇幅谈及反腐内容,并亮出反腐「成绩单」:2014年持续「打虎拍蝇」,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
《认识决定行动》一文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现在仍有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上不去,等待观望」。既然中央遏制腐败的目标已经如此明确,一些领导干部还在「等待观望」什么?
那些还在「等待观望」的人,究竟是「观念淡漠」,还是「自我保护」?文章称,「四风」氾滥、腐败蔓延,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落实到位。今年,要在巩固深化省一级落实「两个责任」成果的基础上,把责任压到地市一级和国有企业。
中央纪委已明确指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认识决定行动》一文对当前存在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有的领导干部在学习讨论时言辞热烈,讲「中央对形势的判断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坚决拥护」朗朗上口,成了套路,但一开完会就忘了联系自身实际,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结果把中央要求悬在空中。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是从无数个案例中抽像出来的,是有的放矢的。如果不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就会讲别人问题成堆,说自己就拍胸脯、打保票,把别人摆进去、把自己摆出来。这是对中央精神和要求的抽像肯定、具体否定。
「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是写文章,不能空论,要见诸行动。」文章称,分析形势不能照抄照搬中央的提法,搞成千篇一律的「文章」;不能只谈「庸懒散」,不谈「四风」和腐败;不能只谈下面的问题,不谈自身和领导班子的问题。「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是套话,更不是念一念稿子就完事的,而是要硬碰硬地落到实处。只要各级党委旗帜鲜明,把责任扛起来,态度硬起来,纪律严起来,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