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边学文 【文汇网讯】在天津检察系统,边学文是个「神」一样的存在。无论是被破格提拔为全天津检察系统里最年轻的「副处」,还是他先后承办的陈良宇、张国光等要案,都是这个「大咖级」公诉人边学文过人业务素养的佐证。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迄今19年的从检生涯里,边学文荣誉满载——他连续三年蝉联天津市十佳公诉人第一名的经历,至今仍是难以超越的「传说」。
2015年1月15日,边学文的检察官生涯又面临新起点:他从天津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调任第一分院副检察长。
一个优秀检察官的故事,他依旧在努力书写。
「公诉人比赛」三冠王
是他,是他,又是他——2006年,边学文在天津检察系统「火」了。
这一年,在「天津市优秀公诉人比赛」(下简称公诉人比赛)中,35岁的边学文再次摘得桂冠,前两年的冠军也是他——那年是边学文踏入检察系统的第11年。
边学文来自天津静海。1996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法学科班生边学文离京返乡,被分配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处工作。
人民网的报道称,边学文通过不断的学习、进取,很快就在青年干警中脱颖而出。2002年,在第一届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他即取得合格证;同年,他报考了南开大学法律硕士班,并于3年后取得硕士学位。
每天坚持学习法律两小时,自费订阅价值万元的书籍杂志,理论和实践并举——这似乎注定了边学文在公诉人比赛中的强劲实力。
公诉人比赛的成功只是开始,边学文接下来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多次被评为院、市两级先进个人;被最高检评为「全国优秀公诉人」;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两次……
由于成绩突出,2008年1月,边学文被破格从副科级助理检察员提拔为公诉处副处长。他也是当时全天津检察机关里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2014年7月26日,作为天津市委研究拟提拔任用的24名同志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个70后副局级领导干部,边学文的名字出现在《天津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的名单里,再次引发关注。
今年1月,边学文调任天津市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接近天津检察系统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边学文仍主抓批捕、公诉工作。
「天生就是办大事的人」
赢得讚誉的同时,边学文也曾承受极大的压力。
2004年起,最高检、天津市检察院陆续把几起在全国和天津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交给边学文参与办理。对一个在检察岗位工作不到10年的年轻干部来说,这是信任,也是挑战。
最高检在一篇有关边学文的事迹材料中说:「从进入角色的速度来看,他应该是那种能够把压力及时转化为动力的人,彷彿天生就是办大事的人,不管任务多急多重,他都能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地完成好。」
「几起案件办下来,不仅检验和展示了他的紮实业务功底和高超办案能力,也让领导和同事们看到了他的文字运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评价边学文那段时间的工作表现时,上述文章称之为「足以堪称『完美』」。
在参加陈良宇案、湖北省原省长张国光案等案件的公诉和侦查工作中,作为专案组的主力,边学文的表现尤为突出。
除了加班加点分析研究案情,他还承担了陈良宇、张国光案的全部文字工作,先后编辑各种材料60多篇30多万字。
这些努力,使他逐渐成为全天津检察机关公诉系统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领军人物。
检察官的善意与温情
铁面无私,并不意味着缺乏温情。
在一起非法集资案中,由于犯罪嫌疑人不能及时归还受害者的钱,许多群众找到检察机关,要求和嫌疑人见面。
边学文和其他办案人员与公安局联系后,允许群众代表在他们的监督下,到派出所和嫌犯面对面交流。最多的一天,他曾接待100多人。
边学文在事后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受害者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犯罪事实,引导群众依靠司法机关处理案件。」
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检察官,是否应注入善意与温情的一面?这也是边学文仔细思考过的问题。
2013年,边学文在谈及自己的法治畅想时曾说:被追诉者因而惊惧惶惶,深尝低卑人性感受,他们亦需司法温情的浸润。
「让刑事司法者温情的阳光更多照耀各方当事人的脸,让温暖留在他们心中。」回顾过去的检察官生涯,那些让旁人艳羨的成功或荣誉,边学文认为那仅代表过去,未来则永远意味着「还需要加倍努力」。
如今,履新三个月余的边学文,仍走在「加倍努力」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