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中新网5月6日报道,五一小长假后,春风和煦,天气舒爽,今日正式迎来「立夏」节气,而持续火爆的A股市场却遭遇了「倒春寒」。
沪指「一洩千里」大跌4%
股民:侠之大者 为国接盘
节后第二个交易日,沪指「一洩千里」大跌4%,总市值一日蒸发超2万亿元。市场一片狼借,近2000只个股齐跌。股民调侃,市场就分分钟给了股民「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机会。
自去年7月份开启本轮牛市至今,沪指仅有三次跌幅超过4%。让人记忆犹新的是1月19日,当时正值证监会宣布整治两融业务,沪指大挫7.7%。另一次是2014年12月9日,受管理层提高债券质押回购资格标准,打击回购融资加槓杆行为,诱发当日沪指大跌5.43%。昨日沪指重挫4.06%,跌幅列位第三。
据沪深交易所显示,5日两市总市值合计56.1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减少2.29万亿元。
A股暴跌,再度引发股民狂吐槽。有网民调侃,「股市风景特好!绿油油的一片。我站在高高的山岗守卫着这大好的景色,为我们的祖国看护好家园。」众多跑步进场的「小鲜肉」们惊歎:原来股市还有亏钱的功能。
另有网民感歎,「昨日手里没有一两只跌停的股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自己是为接盘。」网友「为祖国崛起而吐槽」称,不多说了,关灯吃面,今天晚上天台的生意应该不错。
牛市根基未变
经济学家:「健康牛」特征显现
大盘每次跳水,市场总能找出各种利空因素,诸如,万亿抽血洪峰来袭、巨大获利盘套现、监管层加大新股供应引导股市慢牛、外资大举减仓、4月汇丰PMI创12个月新低等等。
事实上,A股此次调整,市场早有预期,不只是此前股评家频频抛出「地球顶」「中期顶」等论调。
就盘面来看,自4月28日,沪指冲上4572.39点后,刷新7年多新高后,市场冲高动能逐渐减弱。盘面上,不少「小票」股已经提前调整了近一个月。
监管层态度也明显发生变化。自今年2月26日,证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词条,明确提出「股市有风险,不要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至4月28日,证监会再度发文警示股民「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不要盲目跟风炒作」。短短两个月时间,证监会连出八道风险警示牌,这在此前亦是非常罕见的。
另一边,此前连续发文力挺牛市的主流媒体,开始「变调」频频提示风险,也加重套利盘湧出。
两融降槓杆的接力赛正在持续上演。 继日前中信证券调整了2700多只融资融券(两融)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及折算率,5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下调1352只证券折算率。此前, 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也大批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及折算率。
根据最新的IPO发行安排,本轮25只新股于本周陆续展开发行工作。5月5日,是24只新股发行首日,市场预计冻结资金将达2.5-3万亿之间。如此巨大的抽血压力,自然令处于高位的A股「压力山大」,昨日,沪指在近两月来罕见的跌破10日均线。
新华社再度发文称,在沪指逼近4600点时,证监会适度增加新股供给,此举绝非是「打压」股市,确实是为缓解当前市场过热,避免这轮由资金与槓杆驱动的牛市步入过热行情。无论是监管层还是股民,都期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文章指出,牛市根基依旧未变,「改革牛」印记依旧明显。
「急跌慢涨,健康牛市的特征。」经济学家滕泰在其微博中称,老江湖们早早地适当降低了仓位等这么一次调整,等了一两个礼拜,今天调整终于来了,大家心里反而踏实了。抓紧研究啊,寻宝开始了。
五穷六绝七翻身
机构:市场「类530警报」尚未响起
股谚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许多老股民奉为信条并按此操作。
东方证券认为,对五月份市场行情谨慎因有三个顾虑。
首先,券商两融规模逼近上限,如果管理层加强管制,融资槓杆交易必然受限;其次,管理层的态度明显发生变化,管理层希望保持牛市,但又担心牛市不可持续,因此希望保持慢牛;另外,深港通预期逐渐升温,港股对A股的分流效应不得不引起担忧。
中金公司认为,今年五月行情将在多种矛盾夹杂之中展开,将是敏感的五月:各路资金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蜂拥入市,成交持续高位,股市惯性仍在;但与此同时,年初至今上证指数已经上涨37%,获利压力较大,而股市监管者开始提示风险,并已经采取措施在管理股市预期。政策放松在继续,但市场也隐含了一定的继续放松的预期,而基本面的好转尚未体现到实体经济的数据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计五月份市场波动可能会较四月份有所放大。
就短期来看,申万宏源建议,市场短期可能震荡加剧,赚钱效应下降、管理层态度并不明晰的时候,宁可降低仓位。
招商证券则认为,现在由于担心管理层的调控而主动离场观望的机会成本很高;市场对于「530」的担忧反而使得监管层没有必要出手干预,预期会自我落空,而在当前的牛市预期下,市场震荡向上的概率远大于向下。这是当前过早担忧下一个「530」最大的悖论。
招商证券抢到,另一个不支持当前是「530」时点的原因是1996年「十二道金牌」或者是2007年「530」,都是发生在宏观调控时期,抑制股市的投机情绪是完全符合监管利益的,这是和当下最本质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