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国际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外媒:中国进「后院」触美国神经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5-19]
放大图片

2015年5月18日,李克强抵达巴西利亚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

【文汇网讯】境外媒体称,虽然中国致力于通过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等倡议,承诺发展新的亚洲秩序,但似乎并没有就此忽视南南合作。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西班牙《世界报》5月17日报道,从2013年3月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国事访问和合作论坛逐渐增多。习近平已经有过两次拉美之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4年7月,访问了巴西、委内瑞拉、古巴和阿根廷。

报道称,中国不仅巩固了拉美第二大贸易夥伴的地位,还威胁到了该地区第一大贸易夥伴美国的主角地位。美国一直认为拉美地区是其天然的势力范围。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18日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将对拉美展开首次访问。在一个曾被认为是「美国后院」的地区,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攀升,这被一些人视为对已持续两个世纪的「门罗主义」的挑战。「门罗主义」由华盛顿提出,旨在阻止外国(尤其是欧洲)对本地区事务的干涉。

报道称,北京一些政策制定者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参与拉美事务,以制衡美国在亚洲持续的大规模外交、军事和经济存在。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5月18日报道,李克强此次南美之行,距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次访问仅10个月,在习近平「拉拢」南美后,李克强进一步「深耕」美国后院,破美围堵。

此次访问的最大看点是「两洋铁路」,习近平2014年7月出访南美时,提出两洋铁路的架构协定。李克强这次出访将签署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

报道称,「两洋铁路」一旦确定动工,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将可顺利「出海」,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生力军。更关键的是,南美一直有「美国后院」之称,「两洋铁路」可打破美国控制下的巴拿马运河对国际物流的垄断,发展新的中南美物流路线,届时美国在当地的主导地位恐受影响。

报道称,中国的「南美战略」是对美国「亚洲战略」的一种回应。习近平此前访南美,被认为是向美国展示实力,显示中国有能力「另起炉灶」。李克强此次出访,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关系,是对中拉关系的「深耕」。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7日报道,尽管长期以来从战略上讲拉美一直被视为美国的后院,但有分析人士称,中国与拉美经济关系的加强不大可能会给中美关系造成任何痛苦影响。

拉美问题专家吴洪英称,认为中拉关系的发展对美国构成战略挑战是一种冷战思维,这种思维已经过时。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维森特称,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与美国的利益一致,中美两国都希望拉美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以便国际企业能够运营。

      责任编辑:京辰
李克强抵达巴西 进行正式访问      [2015-05-19]
李克强今日启程出访拉美四国      [2015-05-17]
李克强与莫迪天坛前玩自拍 面露微笑      [2015-05-15]
李克强送流量红包 网民:总理懂我      [2015-05-14]
李克强接受《今日印度》杂志书面专访      [2015-05-14]
李克强:中国人出国漫游费太贵了      [2015-05-14]
李克强下周访拉美 推产能装备合作      [2015-05-13]
李克强视察中科院物理所引热烈反响      [2015-05-11]
总理:崇尚一技之长 不唯学历凭能力      [2015-05-11]
李克强访问中关村创业大街      [2015-05-07]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