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国际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国防部妙答「南海是否必有一战」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5-27]

【文汇网讯】据新华网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提问:这个白皮书的出台和中国的国家安全角势有关,我的同事最近跟美军的巡逻机飞越过南海的相关区域,听到了中国军队非常清晰的对美国军队的警告,也看到中方进行相关岛礁的建设,甚至看到机场跑道的建设。

美国高层官员就此表示中国相关活动已经影响到航行的安全,美国军方也一再表示美国不会因为中国的交涉和抗议而停止巡逻机以及船只在相关的美国认为是公海或者是空域的活动。

根据中国现行军事战略,中国军队如果在美国不停止或不退缩的情况下会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会不会像环球时报指出的,在某些情况下南海一战会不可避免?

第二个问题,在这样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国会有些参议员表示停止中美两军之间的合作,请问目前的形势对中美两军之间的合作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说是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你提到我们在南沙岛礁开展的建设问题,汉语讲得这么好,一定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

中国每天有很多地区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盖房、修路、建桥、平整土地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从主权的角度来说,中国在南沙开展的岛礁工程建设和我刚才提到的全国各地的建设没有任何区别。

当然,从功能上看,南沙岛礁的这些建设与我们自己在家庭庭院里盖个房子,或者在军队军营里盖一个设施,这确实是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南沙岛礁建设一方面既要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功能,另一方面也要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

别是有助于更好地履行中方在海上搜寻与救助、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象观察、环境保护、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服务等诸多方面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应该说这件事不仅仅有利于中方,而且是有利于整个国际社会。

你刚才的问题也谈到美军舰机频繁抵近中国的南沙岛礁进行一些侦察活动。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对于美军舰机对华抵近侦察,中国军队都依法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而且我们的这些措施都是合法的、专业的。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来思考,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军一直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中国军队也一直在采取必要的、合法的、专业的应对措施。但是,为什么最近这一段时间或者说最近几周以来,突然这个事情就闹起来了,这个信息就炒起来了,是不是南海突然间缩小了?

我可以告诉大家,南海很宽阔,一点也没有缩小。为什么这个问题变成了热点?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有的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相关海域抵近侦察活动的频率,这使得这个问题凸显。

另外一方面是有的人刻意反复炒作此类话题,其目的是要抹黑中国军队,刻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也不排除这是为个别国家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行动寻找借口。

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新的伎俩,应该说是老把戏,历史上大家已经见过多次了。这个议题炒作起来,大家对它的原因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

我想说的是,当前中美两国关系总体上发展良好,中美两军也就发展新型军事关系达成共识。去年,中美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关于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谅解备忘录》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

这有利于加强对彼此战略意图的了解,增强战略互信和管控危机,预防风险。当然中美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我们希望美方能够和中方共同努力,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妥处分歧,管控危机,共同努力推动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新道
中方回应南海建设规模大:与大国责任相称      [2015-05-30]
美国防部长再提派舰机前往南海      [2015-05-30]
驻美大使崔天凯谈南海:美意图何在      [2015-05-30]
美官员称在中国一在建岛礁发现火炮      [2015-05-30]
中方促美菲就南海问题谨言慎行      [2015-05-29]
南海舰队原副司令员刘喜中逝世      [2015-05-28]
美国叫嚣继续侦察南沙      [2015-05-28]
CNN记者讲述美P-8A南海闹事始末      [2015-05-27]
国台办回应马英九「南海和平倡议」      [2015-05-27]
外交部回应南海岛礁建设:中国在承担责任      [2015-05-27]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