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中国中车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 【文汇网讯】(记者 章萝兰 上海报道) 备受瞩目的中国中车8日正式复牌上市,A股一字涨停,报32.4元(人民币,下同)不过,市场原本期待「神车」回归,能带领「神铁」等小夥伴们掀起狂欢盛宴,未料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居然还双双收跌。
中国中车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鸣锣上市,A股开市即被1.9亿大单封死在涨停板上,收市报于32.4元,涨幅10.02%,全日换手率0.1%,涨停板上资金争夺十分激烈,卖盘极为惜售。
合并换股完成后,中国中车总股本达272.89亿股,其中A股总股本约229.18亿股。按照8日收盘价计,其市值高达8842亿元,不仅位列世界主流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的市值龙头,同时还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值之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轨道制造业「巨无霸」。
具有标杆意义的南北车,为A股明星股。在两车整合过程中,南北车股价已经双双大涨。中国南车A股股价从去年10月24日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5.80元,上涨至今年5月6日停牌时的29.45元,区间累计涨幅407.76%,同期北车股价也飙涨了364.81%,故有「中国神车」之称。两车自上月7日起连续停牌,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综指收于4300点。8日中国中车复牌,正值沪综指突破5000点大关,指数开于5045点,距一个月前上涨了逾700点。在极度亢奋的市场情绪中,「神车」补涨也在情理当中。
当然,公司基本面的支撑更为关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高铁规划超过4.3万公里,在建高铁超过2.8万公里。仅东南亚市场轨交项目总投资规模就接近9800亿元,预计需求将快速释放,中国中车作为整车厂商将直接受益。相关分析认为,中车产值超过2000亿元,竞争力不在话下,未来亦是前景光明。华创证券分析师李佳就指出,南北车整合为中车后,有助于降低国内轨交制造业内耗,提升利润率水平,对于未来中国轨道交通产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有巨大帮助。
但同样有声音质疑,中国中车股价经过多轮热炒,业绩未必能支撑高估值股价,且世界高铁市场竞争激烈,中车尚有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强劲的竞争对手。甚至连中国石油,亦被引为「前车之鉴」。2007年,多家中字头公司接连上市,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中国石油,其在首发路演之际便受到了很多机构热捧,竞相看高其A股首发价,超过3万亿元的打新冻结资金也让其他上市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然而,中石油上市以后,其开盘时达到的48.62元,成了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价。
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表示,中车复牌,意味着央企强强联合、资产整合的大幕正式拉开,长期来看,中车估值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但前期涨幅巨大,冲高震荡难免。
不过,同属一带一路概念股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A股却悉数收跌。上周开始,资金就纷纷湧入「神铁」,押宝「神车」复牌,上周中国中铁主力资金净流入逾18亿元成吸金王。不过,昨日中铁明显后劲不足,在冲高上涨6%后便掉头向下,最后还收跌2.61%,报22.05元,振幅超过8%,换手率逾6%。中国铁建最高涨5%,但也收跌3.72%,报24.34元。根据东方财富的统计,中国中铁8日超大单净流出334415.08万元,在全市场超大单净流出中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