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孟冰 重庆报道)近日,在重庆北碚一处碎石堆积区里,有市民发现木化石和大量蕨类植物化石,经重庆自然博物馆专家初步推测,这些化石来自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比恐龙出现的侏罗纪至少早5000万年。而这次发现的木化石在重庆主城也是首次。
一块高14厘米,宽14厘米,厚4厘米的黑色石头上,能用肉眼看到清晰的树干外部形态及纹理,这是一种木化石。化石的发现者是西南大学图书馆馆员伍定金,他说当时从附近村民口中听说在江边有一些印着叶子形状的奇怪石头,上周,在几番搜索后,伍定金发现了这种木化石。
在北碚三胜施家梁的江边,有多个由碎石堆积起来的山包,路上还有不少载着石头的货车通过,伍定金告诉记者,这些碎石都是从正在施工的中梁山歇马隧道运来的,在化石的发现地,不时还能看到断裂的蕨类植物化石和腕足类动物化石。「这里每天都在堆积大量的碎石,看到化石就要立即搬走,不然就会被后面的碎石掩埋了。」前几天,伍定金就眼睁睁看着石缝中的海百合化石被掩埋。
据介绍,木化石比较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南方较少,木化石的形成主要是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有机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换而成为树木化石。木化石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外部形态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为树化玉或硅化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