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枣庄世界语博物馆 杨友菊摄 【文汇网讯】(记者于永杰 实习记者杨友菊 山东报道)近日,记者从「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活动上获悉,山东枣庄学院已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世界语博物馆,在全国第一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已经有1800件文物列入档案。目前枣庄学院已将世界语纳入教学当中。
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和枣庄学院共建,博物馆展陈面积680平方米,设有柴门霍夫厅、李士俊纪念馆等,同时设计安装了「聆听世界语」和「说出世界语」多媒体互动设施。馆藏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刊、图片等世界语藏品28000件,包括中国抗战期间出版的世界语期刊、世界语翻译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艺》等。
据悉世界语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1887年在印欧语系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语言,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世界语已经成为了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辅助语,据统计,全球约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万人在学习和使用世界语,中国目前有活跃的世界语者约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