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言。 【文汇网讯】6月18日,香港立会否决了特首普选方案,人民日报海外网「港台腔」栏目发表评论文章《香港政改被否 经济民生别再丢》,指出:「失去了政制改革,香港不能再耽误经济民生,现在香港需要的不是背离中央政府和内地,而是争取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融入珠三角经济区,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继航。」以下为评论详细内容:
当香港立法会内传来政改方案被否决的消息,相信理性与良善的人们有相同的心情──失望、遗憾:2年多的努力与社会成本付之东流,500万选民一人一票选特首的目标落空,香港政制改革被打回原点。
虽然有很多的失望、遗憾甚至愤怒,但理性的人们懂得尊重制度。虽然,香港500万选民的民主权利被20多名议员的否决票断送,但是,政治制度的每一小步发展的确都不容易,好在中文里有「好事多磨」可以安慰追求文明与进步的人们。
可惜,香港社会彷彿已非人们印象中的「购物天堂」、「东方明珠」,立法会审议政改方案的前夕,居然惊现爆炸物,网络上有人征召「死士」,号称政改方案无论过与不过,都要「搞事」,过是不服,不过是庆祝,完全是恐怖分子的作派,令这两天的香港「立法会」历史上首次戒备森严,全城游荡着不安的气氛。
所有的香港市民都要警醒,经历了去年「佔中」以来的社会动荡后,当此番政改落幕,香港向何处去?是继续被少数极端分子裹胁进街头抗争,反对内地,挑战国家制度,还是马上回归民生经济,在特区政府领导下恢复香港的平和与秩序,规划香港的未来「钱」程?相信爱香港的人都会选择重拾狮子山下团结奋斗的精神,以实干代替口号,以理性代替「搞事」。
在近两年越来越浓的政治火药味中,香港已经蹉跎。笔者留意到,在喧嚣的口号与集会中,没有人注意到香港正在光环渐失:连续3年经济增长率低于3%,竞争力陆续被内地城市赶超,对周边经济体的激烈竞争彷彿「无感」……如果上至特区政府下至每位市民,再不集中全力关注这些问题,香港将不进则退,多年前有学者预期的「边缘化」危险将迎面来袭。
失去了政制改革,香港不能再耽误经济民生,现在香港需要的不是背离中央政府和内地,而是争取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融入珠三角经济区,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继航。特区政府腾出手来解决住房、就业、贫富差距问题,而想继续在香港掀起政治风浪的人应该被香港市民唾弃。
祝福香港!经挫折,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