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许桂丽 实习记者 刘倩 青岛报道)4日上午,随着中国矿运旗下的40万吨「远卓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靠泊作业,青岛港成为内地首个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此次40万吨船舶的首航,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
「远卓海」轮是中国矿运在新加坡接收的巴西矿石贸易巨头——淡水河谷4艘40万吨超大型矿石船之一。该船长360米、船宽65米,装载加斯巴粗粉35.1万吨。
青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矿石进口接卸基地,每年铁矿石接卸量超过1亿吨,客户遍布100多家钢铁企业。为顺应发展趋势,青岛港投资几十亿,在董家口港区超前布局建设40万吨矿石码头。同时,董家口港区配套建设了400万平方米矿石堆场,一次性堆存能力5500万吨以上,均为国内港口之最。自运营以来,目前该码头已靠泊大船3595艘次,接卸铁矿石18200万吨,还创造和保持着世界铁矿石接卸最高效率,单船卸率达到10156吨/小时。
四十万吨船舶停靠将成常态
青岛港集团副董事长、总裁成新农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谈到:随着世界船舶航运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将来要在码头保持竞争力,就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这也是货主对航运界成本的要求,要打造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的物流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聚集新一轮的发展优势,成新农说:「大家可能会想到20年前,万吨是大船,现在五万吨已经是小船,万吨的已经不常见了,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现在港口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的资源了,青岛港要争取做到世界上有多大船靠,青岛港有多大港口。其次,船公司和货主们对青岛港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不只是物流,我们要做到包括贸易、金融、信息的一体化。这条船这次是首靠,接下来就是常态化,青岛港在积蓄能力,接下来要厚积薄发。」
筹建内地最大「矿石超市」
目前该港正在积极筹建国内最大的「矿石超市」,即港口不仅可以接卸、堆存,并相应配置了包括船代货代、保税仓储、期货交割、混配加工、运输配送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据市场测算,利用40万吨大船运输,将为钢铁企业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5%以上。
成新农表示:「打造矿石超市,核心是客户需求。随着矿石供应的上升,供需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是钢厂到矿山结算,现在是矿山把矿送到码头,再往后发展就是送到钢厂家门口,钢厂可以在家里等着,所以在市场趋势发展面前,我们要提前行动。」
据悉,该船预计在港作业时间34小时。像以青岛港为代表有能力靠泊40万吨船舶的港口将受益。近年来,中国—拉美间的经贸关系不断升温,贸易额从1979年的12.6亿美元跃升至2013年创纪录的2615.7亿美元,增长了近208倍。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拉美,中巴之间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铁矿石贸易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