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安徽省政府大楼。 【文汇网讯】7月10日,隶属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安在线发布了一条消息: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政府71次被推上被告席,当了71次被告。
据新京报公众账号「政事儿」报道,6个月当了71次被告,这个数量对于安徽省政府而言拔了个「新高」,比去年同期多了30件。安徽省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应诉处副调研员章荣高预计,5月1日新行政诉讼法实行后,行政应诉案件明显增多,所以下半年还会再拔「新高」,「下半年可能要达到100件以上。」
因何频频坐上被告席?
安徽省政府为何频频被推上被告席?章荣高分析说,被告人为安徽省政府的71件案件中,六成以上涉及土地征收,两成左右涉及政府信息公开。
71件案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省政府做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另一种则是直接对省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满意,提起诉讼的。比如市民向省政府申请信息公开,对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不满意的」。
最高法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政府部分应诉案件,证实了章荣高的说法。
今年4月,合肥市中院审理了一起对安徽省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案子.这起案子就与土地征收有关。
两名村民诉称:他们的房屋被强拆了,拆迁部门没有提供相关政府文件。为了核实这样的拆迁是不是合法,他们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这才得知,在拆迁之前,安徽省政府作出了一个关于征地的《批复》,决定将包括他们房屋使用的土地在内的集体用地征收为国有。他们对这个《批复》不服,就向安徽省政府提起行政复议。但安徽省政府没受理,理由是超过了复议期限。
安徽省政府代理人辩称:其所作出的《批复》,曾公开张贴。两村民在公开张贴17个月之后,才提起行政复议,显然超过了复议期限。
法院认为,征地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发布了公告。「原告有无看见相关公告,不能否定行政机关已通过法定形式将批复及相关内容告知了包括原告在内的被征地人员的事实」,驳回了两名村民的诉讼请求。
「政事儿」查询发现,中国裁判文书发布的案例,多为上述类型。
71次被告仅1次败诉
被告为安徽省政府的71件案件中,上半年合肥市中院审结了20件,其中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8件,确认省政府行为违法1件,撤销省政府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1件。
也就是说,虽然安徽省政府当了71次被告,可到目前为止仅一起案件败诉。
据「政事儿」了解,这起败诉案件比较特殊,与土地征收、信息公开无关。安徽省政府曾经发布了一个红头文件,要求全省花炮企业整体退出。24家花炮企业对此不服,就将安徽省政府告上了法庭。
「合肥市中院一审判定:安徽省政府要求全省花炮企业整体退出的红头文件,没有法律依据,是违法行为」,花炮企业代理律师涂四溢对「政事儿」说,「虽然我们一审胜诉了,可我们还是提起了上诉,我们上述后,安徽省政府也上诉了」。
涂四溢说,花炮企业的上诉理由是法院的判决「没有下文」,「法院判定安徽省政府的红头文件违法。那么接下来,要么就判定撤销这个红头文件,要么裁定如何对企业的损失作出补偿,可这两点一审判决都没有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