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田一涵 北京报道)北京宣布在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设,日前官方首次透露规划情况。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称,要结合中心城功能疏解,有序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逐步带动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转移。她还表示,要通过产城融合,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逐步提高通州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吸引力。
据了解,饱受「污染」「拥堵」等困扰的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严峻。截至201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已达2151.6万,城六区人口超1200万。「疏解」已成京城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强调,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中心城存量功能疏解的重要举措,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州已具备承担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基础条件。
黄艳介绍,地铁1号线、6号线,六环路、京哈、京津塘等高速公路,方便了通州与中心城区的出行;10余家中小学和医院已在通州开办分校、分院。她称,通州全区目前可利用土地资源约55平方公里,也为功能疏解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要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黄艳说。她称,要转变职住分离的状况,结合中心城功能疏解促进通州的产城融合和职住均衡,随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转移,将带动商务、文化等功能聚集,逐步带动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转移。
黄艳说,通过产城融合,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将逐步提高通州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吸引力。「让就业、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她说。
「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防止出现新的『城中村』」,黄艳说。她介绍,通州区下辖9个乡镇,约300个行政村,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防止出现新的城乡结合部等。
黄艳表示,生态绿地也将是通州的名片,要大力建设郊野公园环、以北京周边地区为重点的环首都公园环,实现城市组团之间的有效生态隔离,防止通州与朝阳、燕郊「摊大饼」式连绵成片发展。通州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特色,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河流水质,形成绿廊穿插、水绿结合的优美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