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着名音乐家罗浪先生。 【文汇网讯】据华西都市报报道,11日,着名音乐家罗浪先生逝世。1945年,他创作《哀乐》,至今每天全国各大殡仪馆内,约200万逝者家属免费使用,罗浪先生曾说:「免费用没关系」。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有关人士称,今后将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的使用费,以表达对音乐艺术家的敬重。
哀乐以后不免费 版权费全交罗浪先生后人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将向殡仪馆逐步收取《衷乐》的使用费,收取的《哀乐》使用费,将如数交给有继承权的罗浪的三个女儿。
罗浪生前拒收版权费
中国着名音乐艺术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及总指挥罗浪于7月12日在京病逝,享年95岁。17日的八宝山追悼会上,罗浪编曲的《哀乐》送行其人生的最后一程。
17日的京城暴雨如注,为追悼会现场平添哀思。到场送别罗浪的人士众多,包括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乐团代表以及专从福建省罗浪家乡赶来的民众。礼堂门外挂着「游子赤子学子五线谱中弹指金钟回响,军乐军影军教开国典上挥棒哀乐流芳」的悼??联,可见罗浪在军乐界中德高望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九任团长邹锐到场向这位老前辈致敬。他讚扬罗浪不仅是位优秀的指挥家和作曲家,也是位出色的军乐管理者。他说,即使罗老已经离开了,但他的音乐风格仍长存在团队中。就像是即将在今年9月举行的阅兵仪式配乐中,都是沿用当初由罗浪提出的「以我国革命歌曲改编的军乐曲作为这次开国大典的典礼乐曲」方针。「因此,在整个阅兵音乐过程当中,都能听到或看到罗老的影子,」他道。
另外,邹锐也表示,罗浪给后辈的印象十分亲切,在离休后他们仍然保持联系。罗浪十分提携后辈,曾到乐团为学员讲课。谈及对罗浪最深刻的印象,邹锐称是200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罗浪站在台上指挥国歌,没想到当时已89岁高龄的老人竟和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指挥国歌一样意气风发。对于这位亲切的军乐前辈,他心存感激。「我们走过了一代又一代,至今成为了世界上其中一个有名的乐团,没有罗老的奠基就是没有今天。」
《哀乐》是罗浪编曲作品中影响最广的,被称能达至「哀而不伤、悲而壮美」的境界,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将罗浪创作的《哀乐》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后成为中国的葬礼乐曲,中国政要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殡葬仪式都采用《哀乐》。
根据音乐着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人民币的版权费,但罗浪拒收版权费。他生前曾说过:「《哀乐》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我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
罗浪生于1920年,原籍福建德化。从青年时期便开始投身抗日战争,担任过解放军战线剧社乐队队长及教员,期间创作过200余首抗战歌曲,是当年新中国开国大典上的军乐队总队领队及指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创作及改编工作,其中的《哀乐》、《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在2002年,他获颁中国音乐「金钟奖」,此乃中国音乐界的最高荣誉奖。
音着协将向殡仪馆收取哀乐使用费,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