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教育部长」吴思华。 【文汇网讯】据中评网报道,台湾高中社会领域课纲去年1月进行微调,并于2月公告,预计今年8月实施,部分内容如公民科删除了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详细事例,改以概括性陈述;历史科则将「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接收」台湾改为「光复」,以及「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引起独派不满。
对于相关质疑,「教育部」则宣布三大处理原则,包括新旧教科书并行、新旧版教科书差异不列入大考命题、依程序启动课纲检讨等。
根据「国教院」公布新、旧课纲的差异,高中历史台湾史部分的争议共有17项:
一、 「原住民」改为「原住民族」。
二、 「国际竞逐时期」改为「汉人来台与国际竞逐时期」。
三、 「郑氏统治」改为「明郑统治」。
四、 「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
五、 「接收」台湾改为「光复」台湾。
六、 当代台湾架构从主题式,改为依时序脉络叙述。
七、 「大航海时代」改为「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
八、 「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
九、 新增「台人与抗日战争」。
十、 「多元文化发展」改为「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十一、 删除滨田弥兵卫事件、麻豆事件。
十二、 「清代治台政策」改为「清廷治台政策」。
十三、 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在台湾开港通商的叙述争议: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签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清朝才将台湾纳入开港通商。
十四、 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份,说法有争议。
十五、 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
十六、 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
十七、 「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