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据中国经济网报道,5月25日到7月18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展开不同主题的调研。研究「十三五」规划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就将召开, 随着这一时间点的临近,越来越多相关细节浮出,解读总书记的考察路线,更为我们了解「十三五」规划的框架及重点提供了参考。
三次专题调研 与18省区一把手座谈 重视程度不一般
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浙江考察,就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进行指导,与华东7省市主要负责人座谈。这被媒体解读为首个听取「十三五」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开活动。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贵州调研,就做好扶贫开发、谋划「十三五」发展进行调研。与7省区主要负责人座谈。
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吉林调研,听取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与4省区主要负责人座谈。
大公报分析称,类似规格和形式的座谈会屈指可数,在「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地方省市负责人或专家学者的座谈交流,多由总理负责。
「十三五」这几个字,总书记最早曾在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到,要求「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 2014年4月,发改委启动了规划编制。
今年几乎月月提。
3月,总书记两会期间谈到「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规划。」
3月16日两会结束后,总书记会见欧洲议会议长时提及「十三五」规划,并表示「相信在新的规划中我们会找到中欧合作的契合点和新机遇。」
5月即开始专题调研。
如此重视为哪般?
总书记说:「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
总理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
发改委说,「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说「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
媒体说:「十三五」规划是习近平主政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里该如何走得既稳又好,规划将发挥的历史作用至关重要。
专家说,「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直面新常态,是由大国向强国上台阶的关键阶段,一些问题也会集中暴露,我们也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变轨超车。因此,「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和着眼点,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有根本区别。
细节透露「十三五」规划的根本区别所在
定调:
在三次调研中,总书记对当前经济形势做了相似表述,关键点总结为: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三次提到「关键要保持战略定力」,提到「改革是制胜法宝」、「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考察浙江时首次描述「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
十大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
与「十二五」规划中的转方式、新农村、转型升级、服务业大发展、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社会管理、文化大发展、改革攻坚、对外开放、政治文明建设、港澳台合作、国防建设、强化实施共16个方面对比,「十三五」框架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以及更为精简的清晰分类。
在下行压力大、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保增长成为第一要务,这与「十二五」中「转方式」居首有了根本区别。这也是调研首站选浙江、主题是「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所在。参加座谈的7省市负责人绝大多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分析称,在「十三五」规划中,东部极有可能重新赋予更重要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发展的排头兵。
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分列第二、三、四位,尤其是创新位次的明显提升,可看出本届政府「保增长」措施的重心所在。这从总书记和总理的历次考察出访活动中,随时随处对创新的强调可看一二,也可从4月总理刚刚考察完吉林,7月总书记又将「十三五」调研第三站选在吉林看出其深意。
作为国企云集的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在经济增速垫底、被指「比全国提前十年进入老龄社会」的紧要关口,仍在「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面前被中央寄予厚望。习近平重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同时提出了「四个大力推进」的新要求。「十三五」框架「协调发展」中也包含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7月,发改委发文支持东北振兴,同时表示,相关支持政策将继续出台。由此可见,「东北再振兴」将是「十三五」时期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
「农业现代化」紧随「创新」之后,且由「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篇里的一章变为单独提出,在总书记的3次主题调研中,也3次提到「农业现代化」,重要程度有了显着提升。
此外,总书记将贵州扶贫开发作为调研的第二站,在「十三五」框架中将「扶贫」作为十大突破之一单独列出,「协调发展」中除了「区域发展」,还明确含有「城乡一体化」(这也是总书记3次调研3次提到的热词),诸多迹象都可看出中央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到罕见重视程度。正如总书记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意味着,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