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民间团体「拯救学子」成员昨日摆设街站收集市民签名 【文汇网讯】(记者 李自明、郑治祖)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日前开会,讨论维持等待首席副校长任命落实,才处理副校长空缺的决定,惟部分学生不满会议结果,一度冲入会场抗议,事后更把暴力冲击粉饰为「以武制暴」。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批评,自反对派去年煽动违法「佔领」行动以来,不少香港激进派及青年学生中的「黄卫兵」惯性以「抗命抗争」作为冲击的借口,斥责学生围堵胁迫校委会委员不文明、不合理,担心再不「煞停」暴力歪风,长远会危害「一国两制」的成功落实。
宋小庄:「以武制暴」粉饰冲击
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法学博士宋小庄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港大校委会有其规章制度,学生不能因为校委会的意愿不合自己心意,便以胁迫、包围等手法试图迫使委员让步。对于有学生代表把暴力冲击粉饰为「以武制暴」,他质疑自从「佔中三丑」之一的戴耀廷等在去年倡议所谓「抗命」概念,加上部分传媒煽动「抗争」文化,香港不少青年学生已惯性滥用相关说法,肆意地把不文明、不礼貌,甚至是围堵他人的行为合理化。
宋小庄指出,香港市民对学生冲入校委会会议事件自有公道评价,他个人认为,港大审核委员会早前提交报告,确定港大前法律学院院长陈文敏等在「佔中捐款门」事件中违规,如今事情尚未解决,港大校内外人士即迫使校委会「确认」陈文敏为副校长,并不恰当。他重申,外界应尊重校委会的集体决定,社会也必须「煞停」暴力冲击文化,否则长远会对「一国两制」的落实有危害性。
马恩国:歪风将蔓延公营机构
本身为大律师的中澳法学交流基金会执委会主席马恩国说,外国势力总是利用大学生夺取社会管治权,先以「佔领」行动企图夺取香港管治权;港大事件则是争夺香港特区政府和大学管治权,「陈文敏只是『佔领』行动幕后美英势力的一个符号。如果他当上副校长,肯定更纵容港大教授反政府。今次事件是『后佔中』管治权争夺的延续。」
对于教协副会长叶建源日前与学生划清界线,马恩国批评,叶建源把一批无辜学生推上战场,其后又自称没有煽动学生冲击,「过咗火位就划界线,推人出去时又唔见你划界线?」他指出,叶建源在普通法上已构成煽动罪,认为律政司定要为连串暴力事件开起诉的先例,以收阻吓作用,否则本港八大院校将蒙受其害,风气更会蔓延至其他公营机构。
陈曼琪:表达意见应以理服人
香港中小型律师行协会会长、民建联区议员陈曼琪指出,有港大学生声言冲击校务委员会会议是「以武制暴」,这明显是有计划的行为,社会应予以严厉谴责,「港大学生会会长冯敬恩竟形容冲击是『以武制暴』,我作为港大旧生,对此表示惊讶及极度失望。我不相信学生是信奉暴力,这不可能是港大学生处理及表达意见的手法。」
陈曼琪直言,「任何地方都有其规则,校务委员会会议是闭门会议,学生可以在场外表达意见,以理服人,『以武制暴』即是施加暴力。学生冲击不是一时的冲动,当时有学生更阻碍救伤车离开,这完全是不文明的行为。冲击会议的学生及其后的言论,想将行为合理化及合法化,这是文明法治社会不容许的。我呼吁社会予以严厉谴责遏止有关行为。」
吴杰庄:粗暴解决分歧必大乱
香港青年联会常务副主席吴杰庄指,香港向来是容让自由表达意见的社会,大部分青年学生也崇尚和平理性,质疑今次有个别学生冲击校委会会议,在场内以粗鄙言词辱骂他人,甚至围堵禁锢委员,是非常不礼貌、不文明的做法,「世界上许多制度都未必被他人认同,如果人人觉得不公平,就可以用冲击手法解决,社会一定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