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海巖 北京报道)8月13日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后第三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贬值趋势,中间价较前一日再贬704个基点,贬值幅度进一步收窄。收盘前在岸汇价(CNY)再次快速反弹,最终下跌0.19%,报6.3990,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高于中间价,市场传闻称央行再次尾盘入市干预。过去过去三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4.4%。当日中国央行召开吹风会维稳汇率称,随着救市带来的货币宽松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贬值压力,人民币汇率3%的偏差已基本调整完成。
13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010,较12日中间价贬值了704个基点,贬值幅度为1.1%,人民币中间价贬值幅度进一步收窄。在岸人民币汇市方面(CNY),美元兑人民币开盘报6.3880,一度跌至6.4470,尾盘跌幅从2%快速收窄,收盘于6.3990。离岸人民币(CNH)则稳定在6.44左右,此外,一年期及其以下6个品种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汇价均出现升值。
人民币汇率连贬三日,在央行连续两日尾盘入市干预下,贬值速度放缓。人民币到底要贬值多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关于完善人民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吹风会上表示,国内外因素叠加,汇率偏差大约积累带来3%左右。因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所以央行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
张晓慧称,人民币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11日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张晓慧还称,从长期看,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经常项目收支是决定性因素,经常项目来源于实体活动。这些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仍然是强势货币,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
央行副行长易纲则称,他本人不方便评论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但他称此前有外媒所报道的「官方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刺激出口」完全是无稽之谈。
对于此次中间价报价改革,易纲表示,改革主要是想使得中间价报价机制更加市场化,由十几家中间价报价商参考前一天收盘价及市场供求关系、国际市场情况报价,然后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样本的加权平均值就是每日公布的中间价。中外资金融机构是平等竞争的,游戏规则公平透明。
易纲还表示,人民币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已经退出常态的干预当市场波动幅度,超出波动区间,还是实施有管理的汇率管理。
「就报价基础调整而言,我想这种波动、变化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对于香港、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易纲进一步指出,此举对进一步人民币国际化是利好消息,「一个僵化、固定的汇率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弹性的汇率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使国际收支更好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