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首页 > 即时新闻 > 即时国际 > 正文
【打印】   【推荐】  【关闭】  

二战胜利70年中韩如何看待日本?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8-14]

【文汇网讯】据《环球时报》8月14日报道,「8·15」在即,这是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70年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日子,也是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光复日」。在这个日子到来前,为了解中韩两国公众对日本、中韩双边关系以及其他诸多热点问题的认知,《环球时报》下属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开展公众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主流态度较韩国负面」,但韩国人更担心「日本军国主义捲土重来」。此外,「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但在「美国介入东亚区域冲突」问题上,中韩受访者态度大相迳庭。

9成韩国受访者担忧「日本军国主义捲土重来」

本次调查由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与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分别在中韩发放问卷,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执行时间是2015年7月13日—8月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中韩各1000份)。

调查发现,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主流态度较韩国受访者更为负面:55.9%的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呈现「厌恶」情绪,其中51.9%「一直有厌恶感」。中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好感度(「好感」情绪减去「厌恶」情绪的数值)为-48.3%,表明总体上对日本无好感度,甚至表现出厌恶感。

在韩国进行的同步调查显示:34.4%韩国受访者选择「中立」,30.2%有「好感」,33.1%表示「厌恶」。韩国受访者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9%。

尽管韩国受访者对日情绪比中国受访者更为缓和,但在「是否担忧未来十年内军国主义会捲土重来」问题上,却有9成以上韩国受访者表示「担忧」,中国受访者则有近半数「不担忧」。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政治研究室主任董向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朝鲜半岛有长达35年被日本殖民的历史,其对日本的警惕之心比中国人更强。作为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民族,韩国人的危机意识也远超我们的估计。另一方面,韩国在1945年光复后,佔领军美军为维持韩国社会的正常运转,让「所有人在工作岗位上就地待命」,这样一来,旧的亲日势力没被清算,继续维持着影响力,形成不可忽视的亲日势力。正因为如此,韩国人对日本态度的分歧要比中国人严重得多。

问及「韩中日三国没有正常会谈(峰会)已经是第三年了,觉得正常会谈有必要吗?」中韩受访者都认同「在安倍对侵略历史道歉的前提下可以举办」,其中中国受访者的比例达55.2%,韩国为65.2%。本次调查还让受访者就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民打出5.9分,给日本人打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和4.2。综合而言,中韩受访者给日本国民的打分均在5分(「好感度一般」)以下,属较差水平。

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高洪对《环球时报》说,中国民众厌恶日本的原因,一个是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一个是涉东海问题的对抗,两个问题同时发酵就会造成中日关系严重倒退。他说,中日正常对话的基础是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安倍的错误史观在各个国家和民众看来都是比较清楚的,「不道歉」已成为安倍身上的一个标籤。

对于「美国介入东亚冲突」,74.1%的中国受访者「反对」,58.4%韩国人「支持」

由于各种原因,东亚一直被认为是易爆发冲突和摩擦的主要地区之一。调查发现,韩国受访者对目前东北亚整体安全局势的预估更悲观。中国受访者的主流评价是「安全性大于不安全性」(28.3%),另有23.4%、17.9%以及16.9%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安全」「不安全性大于安全性」「不安全」。韩国受访者的主流评价是「不安全性大于安全性」(36.9%),选择「不安全」「安全性多于不安全」的为23.8%、19.6%。

问及「您认为影响东北亚整体安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时,近六成(58.0%)中国受访者认为是「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干预」,提及率排名第一;而韩国受访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朝鲜核问题」(39.5%)。在中国的调查显示,排名第二的是「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45.7%),而韩国方面对此观点有35.0%的受访者认同。

吉林延边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金强一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韩国民众更紧张朝鲜半岛的形势,朝韩长期没有缓和迹象,加大了韩国的顾虑,所以对安全局势的预估会比中国人悲观。

中韩受访者在另一问题上差异更大。问及「当东亚区域安全出现危机,美国以军事手段在适当的时候介入东亚区域军事冲突,您对美国这一做法的态度」,74.1%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反对」,韩国受访者「反对」的仅为12.7%,「支持」者占58.4%。

董向荣向《环球时报》表示,目前韩国在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也把美国视为东亚的局外人,认为美国能够更中立地维护地区稳定。中国民众的反应则反映出,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当东亚出现安全问题事态时,美国干预被认为有跟中国竞争影响力的意味。关键是看若中美发生冲突时韩国如何选择。

董向荣说,她所在的研究机构2009年曾在韩国进行过问卷调查,当被问及「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韩国应如何应对」时,受访者中认为应「保持中立」的占65.7%,「支持美国」的占30.1%,支持中国的占2.5%。「选择中立的人这么多,超出我们的想像」,董向荣说,「这是个好事,中国目前不具备让韩国在中美之间选择中国的吸引力,但至少可以把『保持中立』作为一个目标。这些年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总体会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因为中美力量对比在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2015年是朝鲜半岛光复70周年,也是朝韩分裂70周年。问及「您认为哪些策略能促进朝韩关系有突破性进展」,分别有超四成中韩受访者选择「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和「双方尽快举行政治对话」。但两国受访者在促进朝鲜改革开放问题上分歧较大,中国受访者认为应以朝鲜经济发展与开放为契机,而韩国受访者认为国际社会力量更为主要。

中韩关系「正处于最好时期」?

针对中韩关系,有超六成中国受访者认为中韩两国需要在「经济贸易领域」(72.0%)和「人文文化交流及旅游」(60.2%)方面加强交流合作。韩国受访者则认为最需要在「军事安全战略领域」开展合作(44.4%)。

对此,辽宁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吕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韩国人心中时刻都有种危机感,毕竟半岛仍处于严重军事对峙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它希望跟中国加强安全和军事合作。而中国方面觉得韩国经济、科技比较发达,更希望在这方面多合作。

对于「有媒体称『当前中韩关系正处于最好时期』」,51.7%的韩国受访者表示认同,中国方面为34.5%,另有48.3%人「中立」。对于「有媒体称『中韩两国应建立命运共同体』」,中韩受访者持「认同」观点的分别占28.7%和27.7%。「反对」该说法的韩国受访者占36.9%,中国方面有46.2%「中立」。

吕超认为,「中韩建立命运共同体」受冷遇也是有现实原因的,中韩在安全等各方面有不同诉求。如今美国在南海咄咄逼人,给菲越等国撑腰打气,引起中国警惕,而韩国对美却很依赖。这明显是相冲突的。

另外,针对本国「应该与哪个国家建立更密切的经济关系」,韩国民众首选中国(54.8%),其次是美国(21.5%)。中国受访者的选择是俄罗斯(39.1%)、美国(23.1%)。在政治外交关系上,韩国民众首选美国,其次是中国,中国民众则首选俄罗斯。

金强一说,中国越发展,韩国经济便越依赖中国。韩国还越来越意识到,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对于中国来说,经济上,民众较看重俄罗斯的资源;政治上,如果与美国抗衡的话,需要与俄罗斯联合。

董向荣认为,由于中韩在多方面存在不对称性,比如中韩贸易对韩国的重要性就远大于对中国的重要性,韩国方面更重视对华关系是很正常的。在朴槿惠政府的外交优先级排列中,中国排在美国之后,列第二位。这是中国影响力的体现。而韩国是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一个重要夥伴国,就像王毅外长在2014年访韩时所强调的,「中方愿选择韩国作为今后更重要的合作夥伴」。

为什么日本年轻人不理解中国愤怒?

日本横滨市教育委员会本月初决定,从2016年春季起4年内,在全市146个公立初中采用美化战争的育鹏社出版的初中历史和公民教科书。这是横滨市教委2011年以来再次采用右翼历史教科书。

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教科书的干预。去年1月,文部科学省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要求涉及近现代史的内容尊重政府观点。4月初,文部科学省公布将于2016年供选用的初中教科书,部分教科书在历史问题上再现倒退。例如,自由社的历史教科书审定后,有关「南京大屠杀」只剩下:「12月,日军佔领了南京。」学习社的教科书则完全删除有关慰安妇的内容。

《环球时报》记者向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多家教科书出版社发出采访请求均未成功。文部科学省回复称,在8月中旬之前不会接受采访,育鹏社则直言不接受外国媒体采访。8月15日是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

除了教科书,《环球时报》记者在东京的主要书店看到,日本其他公开出版物也整体趋向保守。在市中心的丸善书店,历史书籍以右翼观点的为主。许多书以「发现历史真相」为噱头,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和慰安妇的存在。甚至许多宾馆在客房内免费提供此类号称「新历史」的书籍,这些书通常有日文和英文两种版本。

教科书政治化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日本年轻人无法从历史课程中获得完整的历史观。日本天普大学的杰夫·金斯顿教授认为,历史教科书提供碎片化的事实而缺乏对事件的历史评价,结果就是日本年轻人只了解部分历史。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宇都宫德一郎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教科书中从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期间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对「满洲国」和「南京大屠杀」等与中国有关的事实记述不全,导致日本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没有足够了解。所以,日本年轻人产生「为什么中国总是愤怒,总是批评我们」的疑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
懒出新高度!日本发明自动洗澡机      [2015-08-13]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向韩烈士墓下跪      [2015-08-12]
中国加码与日本竞夺印尼高铁      [2015-08-12]
日本仿中国举动 在印尼争夺影响力      [2015-08-12]
核爆70周年发贺贴 日本迪士尼道歉      [2015-08-11]
日本专家预测中国钢铁需求增长将降至零      [2015-08-11]
日本自称系二战受害者遭德媒批驳      [2015-08-10]
日本记者为占座推搡女新闻官 保安用英文驱逐      [2015-08-09]
日自卫队用艳星宣传征兵 吸引宅男      [2015-08-09]
德媒:安倍否认历史是日本不幸      [2015-08-08]
  即时新闻今日排行
  图片专辑
香港学子探寻「三少民族」多元文化魅力
聆听草原儿童天籁 感受曲棍球魅力
港生访中车四方 亲身感受「中国速度」
港生访潍坊高新企业 感受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果
广深港高铁内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启用。从深圳和广州坐高铁,分别仅需15分钟和30分钟便可到达香港,形成「广深港半小时经济圈」。对此,你认为:
香港将融入内地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经济发展。
香港如未能处理好一地两检问题,高铁作用不大。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