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梁珊珊 武汉报道)8月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保卫大武汉中国抗日空军英烈纪念碑在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落成,空军烈士家属等出席仪式并向抗战英烈敬献花篮。张自忠将军之孙张纪祖亦出席活动并表示,在日军投降之日来到湖北对全家都意义重大,「不记仇恨,但是不能忘记历史,今天既是欢乐和胜利的一天,同时又是悲痛的一天。」
不记仇恨 不忘历史
张自忠将军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50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张自忠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周恩来评价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将军之孙张纪祖和妻子一起来到纪念碑前,他表示,祖父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前线壮烈牺牲,在日军投降的这一天,来到湖北对全家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来到他洒下热血的土地,庆祝他未能看到的胜利,「不记仇恨,但是不能忘记历史,今天既是欢乐和胜利的一天,同时又是悲痛的一天。」
张纪祖说,听说武汉也有一条张自忠路,他还没有去过,等会要去那条路上走一走,拍张合影留作纪念。
抗战精神 永久传承
陈怀民烈士的侄子陈德说,虽然叔叔陈怀民未满22岁就战死沙场,未能留下子嗣,但自己从小都听着他的故事长大。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
在激战前一天,陈怀民特意回家看望父母,并写下了一篇近似「遗言」的日记:「我常与日机在空中作战。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陈德捧着陈怀民烈士仅存的一张照片,来到空军英烈纪念碑前,他说看到当年在保卫大武汉中献出生命的空中英烈能在此安眠,作为他们的后人,自己欣慰又激动。他希望,雕塑的完成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纪念的开始,「抗战历史已经远去了70多年,但抗战的历史价值和精神需要永久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