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樊纲出席「小牛新财富夏季金融峰会」(记者 章萝兰 摄) 【文汇网讯】(记者 章萝兰 上海报道)上周内地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次改革恰逢内地「后股灾」敏感期,故引发市场对汇改时机好坏的探讨。内地知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周末在上海指出,汇改没有所谓的完美时机,时机好要做,不好也要做;经济景气时要做,不景气时也要做,制度才可能越来越好。他并提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不是围绕股市,而是围绕实体经济和GDP,应防止用股市「绑架」政府。
樊纲是在上海举行的「小牛新财富夏季金融峰会」上作此表示的。他在主题发言中直言,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尽快推进汇改,不再由央行一家天天给中间价,而是由市场提出供求,供求确定中间价,让汇率浮动起来,改变人民币不灵活、不浮动的过时、扭曲机制。
「现在有人提出异议,这次的时机好不好?中国刚闹了股灾,现在调这个对不对?」樊纲回应,汇改没有所谓的完美时机,「什么叫时机对不对?没有对的时候;今天不好,明天不好,没有完美的时机。」他表示,制度改革是长期工程,要不断做、经常做,时机好做,不好也要做,经济景气时做,不景气时也要做,制度才可能调得越来越好。
谈及政策,樊纲提到,2010年时中央政府及时退出了刺激政策,并用一系列紧缩政策取而代之,后者实行了四、五年之久,总体经济出现了过度调整的迹象,故从去年四季度起,紧缩政策逐步放松,接连推出降准降息,以及住房信贷新政等。在他看来,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不是扩张性政策,而是退出紧缩政策,「例如降低准备金率,市场解释为政府要刺激经济了,其实不是,货币没有多,继续保持中性,这叫『退出紧缩』,迄今为止政府的多项措施是退出紧缩,不是刺激经济。」
「并且这些政策,本质上不是为了刺激股市,」樊纲强调,股评家千方百计将政府所有行为都说成「为了股市」,其实并非如此,「整个经济的范围很大,股市不是说不重要,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是围绕股市,而是围绕实体经济和GDP的。股市和GDP有关系,只是印花税和证券公司的手续费,资本溢价是不计入GDP的。」
「要防止一些人用股市『绑架』政府,政府不能采取任何对股市不利的政策,那就是『绑架』政府,」樊纲反问,「如果现在通货膨胀,政府应该紧缩银根,为了股市不跌,就不能紧缩银根?现在政府投资多了,不能减少一些政府投资吗?为了维持股市,什么都不做了?只能做有利于股市的,其它都不能做?」
樊纲并称,中国经济不断有新情况,现在处于一个低迷、调整的时期,但这不等于中国经济长期来说,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和潜力,调整亦有积极一面,同样可以寻找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