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通古斯巴什古城。本网新疆传真 【文汇网讯】(记者 马晶晶 新疆报道)近日,北京大学考古队在新疆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进行发掘时,在古城北门的甕城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等级比较高的文物,一处装饰「豪华」的居址。遗址内,贴金的塑像残片,贴金的墙皮,连房屋的木构件上刷的都是珍贵的青金石粉。考古人员根据居址出土的五铢钱、陶器等遗物初步推测,这一居址年代可能在魏晋时期,距今约1700多年,可能为当时一级别较高的古人居住遗址。
青金石早在6000年前就被古人使用,资料显示,青金石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其价值比黄金还要高,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时期,曾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宝石。青金石还被用作绘划颜料,龟兹壁画中就有使用青金石作为矿物颜料绘划的痕迹。
新和县,隶属于新疆阿克苏市,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和县西南约40公里处,是规模较大的古代城址之一。城垣残高6米,周长约1000米,略呈方形。经挖掘,城内有房屋遗迹、木器、布巾、鞋履、胡麻籽、油饼等物,并有唐代的文书残纸。过去,考古人员曾根据古城盗坑和地表清理的钱币、文书残卷推测,古城年代始建于唐代。
此次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根据遗址土层的堆积,和出土的五铢钱、陶器等遗物判断,遗址始建年代并不在唐代,而是在距今约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比之前学术界推测的年代推前了300至400年。这对研究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安西大都护府,及其整套管理和防御体系,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