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图片
 峭壁缝隙中「飞出」一条龙,但不见龙尾(图据网络)。 【文汇网讯】(记者 刘锐 实习生 张文竹 四川报道)中国着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称此前在四川九寨沟县境内发现的巖划「土伯御龙」,是四川省发现最早的西戎巖划以及苯教「鲁神」巖划,学术意义十分重大。
据了解,发现的这幅摩崖琢刻巖划高约84厘米,宽约120厘米,高41厘米。温玉成率领的工作团队介绍称,发现的巖划图雕刻技法原始,琢点表线,似乎没有使用金属工具,构图紧凑。人与龙呼应关系密切,人物比例恰当,动作准确,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推断这幅摩崖琢刻巖划的时代上限在公元前7世纪,其下限在公元前5世纪。理由是它的龙及人物形象、雕刻技法都早于湖南省长沙发现的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帛划人物龙凤图」和子弹库战国楚墓「帛划人物御龙图」,这两幅帛划大约略早于楚怀王时代(约公元前4世纪)。
有的学者称这个人物是墓主人,反映了他乘龙「登天升仙」。但在约公元前4世纪,社会上还没有出现「登天升仙」的意识与思潮。由此可知,九寨沟县发现的巖划「土伯御龙」图,是四川已经发现的最早巖划,也是可以确认的已知最早的西戎巖划以及已知最早的苯教「鲁神」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