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江鑫娴 北京报道)故宫四大新区10日正式开放,5000余件久居深宫的稀世珍品齐齐亮相。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均可踏上90年不曾迎客的紫禁城城墙、到寿康宫原状陈列看看《甄嬛传》原型崇庆皇太后如何坐卧起居、走进有着「地上天宫」美誉的午门雁翅楼展厅一睹皇家寿典的气派。据介绍,到2025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82%。为确保观众和古建安全,故宫拟在城墙实行每5分钟50人的限流措施。另外,故宫首个京外实物分馆——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计划于12月在厦门鼓浪屿开工,预计2017年年初建成。
今次开放的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一共设置了八个展览,包括原状陈列、常设专馆、专题展览等多个类型,开放面积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根据《故宫保护总体规划》,今后故宫红墙以内除了保留必要的安保和有关业务部门外,将逐步外迁其他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研究部门,腾退出5.1万平方米给观众,到2025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到82%。
是次展出的5000余件文物中,八成以上都是首次展出,如慈宁宫雕塑展是从院藏的一万多件雕塑文物中精选出的400件,东汉永和五年石羊、北宋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恢弘的雁翅楼展厅中,清代万寿盛典展首次把长达39.39米的《康熙帝万寿庆典图》全幅展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开放新的区域和展览后,故宫博物院着力打造的由午门—雁翅楼、武英殿、文华殿组成的「金三角」博物馆群已经形成,今后每年可以增加5千件文物展品的亮相机会。他透露,雁翅楼展厅的展览已经排到了2018年,其中包括印度国家博物馆、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等海外博物馆的展品。
针对城楼首次开放,是否会出现踩踏并伤及文物事件的问题 ,故宫方面表示,除了采取每天限流八万人的刚性措施之外,故宫还采取了一些软办法。以首次开放的午门至东华门城墙通道为例,除了拟定按每5分钟放行50人的频率控制流量外,还专门铺设了木质观景栈道,保证古城墙不遭踩踏。单霁翔坦言,希望展览和开放区域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使他们主动前往东西两侧区域参观,从而缓解中轴线的观众压力,起到分流的作用。
另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以外的第一个实物分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计划将于12月在厦门鼓浪屿开工,预计2017年年初建成。该项目总佔地10768平方米,利用原救世医院门诊楼及住院部、护士楼、配套楼等三栋现有建筑改造为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建筑面积5186平方米,总投资估算近1.2亿元。
|